今天接二連三的出了幾個好訊息,給予今天晚上的酒會巨大的助力。
第一個是官方場刊中關於《神魂交融》的評分出來了。
3.1分,位列入圍影片中的第三,比並列第一的《四月三週兩日》與《老無所依》底一分。
成功加入角逐金棕櫚的隊伍。
第二個好訊息是《神魂交融》獲得了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這個獎項在歐洲三大或其他國際電影節常會頒發的場外獎項,但該獎項並不隸屬於任何影展單位,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頒發。
這是一個類似於風向標的獎項。
該協會每年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組成自己評審團,並搶先在電影節頒獎前頒發獎項。
第三個好訊息是原本已經接受邀請的組委會『主席』雅各布因為某些‘私人原因’無法出席今天的酒會。
福茂依舊會出席,而且還說會帶個朋友來,歐洲最大的發行公司k2的副總裁。
目的,不言而喻。
電影節的規矩極多,同樣的規則也極多,一個就是與戛納保持良好關係的集團,他們的訊息比參賽人員要靈通的多。
資訊能換錢,這是潛規則。
電影節不會明確告訴你的影片是否得獎,如果你得獎了,而你又走了,那就倒黴了。
當然也有情況除外,一種是你的電影厲害的很,一種是你的名氣可以得到戛納的尊重,他們才會給予你暗示。
收到閉幕式邀請函不代表你一定能獲獎,只是可能『性』更大。
沒有電影節會在節目還沒開始時就將謎底揭曉的。
綜合上面的情況,李彧覺得自己有戲了,而且很有可能不是小獎。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低調,絕不可將心中的情緒表『露』絲毫。
可是,已經如此明朗的局勢讓他有些坐立不安,轉身就進了影節宮。
不是找萬萬分享喜悅,也不是去看一部沉悶的電影緩解心情,更不是找個國外明星來一場跨過炮。
他是來搶錢的,確切的說他是來賭博的,影節宮內的賭場開了盤口,賭誰能拿到金棕櫚。
跟國內賭博不得不偷偷『摸』『摸』不同,法國是少有的賭博合理化的國家,只要你有錢,你敢壓,就有人敢收。
《神魂交融》獲得金棕櫚的賠率是1:4。
李彧獲得最佳導演的賠率是1:2。
玩就玩個大得,二百萬歐的金棕櫚。
贏了會所明星,輸了回家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