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張精緻而有充滿靈氣的面容,正是天仙最巔峰時刻的容顏。
裝美這事天仙很擅長,甚至此時的她只要站定在那裡,就已經美如畫了。
這個需要後期『插』入的鏡頭已經拍攝完成了,前段時間的天仙正在東瀛為她的首張專輯排練舞蹈。
想要換換腦子的她瞞著她媽偷『摸』回國了,沒敢回家的她直接來到渝都,美其名曰走心視察。
對此李彧是報懷疑態度的,這小姐姐絕壁是無聊下晃『蕩』來著,即然來了就開拍,不能拿你走腎,還不能走走鏡頭?
拍完這個鏡頭的她第二天就悄默聲跑路了,連個招呼都沒打。
......
“過。”
這是本應沉浸在回憶裡的李彧喊出的,很違和但也沒辦法,他是導演。
然後他就快步跑到監視器前看取景器的回放。
畫素很渣,僅有攝影機的百分之一的效果,辛虧畫面夠小,倒也勉強看的清。
後世數碼攝影取代膠片攝影是大趨勢,但目前來說數碼的成像效果是不及膠片的。
膠片攝影很麻煩,無法現場剪輯,需要先進行膠轉磁才行,再透過電腦『操』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膠片易損壞,需要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儲存,每天拍攝結束,李彧第一件事就是這個。
謹慎的態度無疑於伺候大爺,以前以為當了導演就是等著全劇組人員伺候,自己只要會發號施令就行。
但事實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的,不在其位不思其職,現在李彧才明白,原來誰也指望不上,只能自己伺候自己。
導演不僅僅是指揮者也是領導者,需要具備優秀的表演能力以達到指教演員的目的。
還要熟練的掌握聲音元素,圖片資訊,燈光造型等最基本的部分。
等等等等,甚至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學音樂藝術修養,以方便後期給影片配樂。
總之,導演不僅僅是劇組掌控著,也是給所有人拾漏補缺的老媽子。
膠片的缺點很多,無法回放也是一個,如此就有了取景器的誕生,攝影機下方固定一個取景器,與攝影機的角度一樣。
如此就可以達到回放以及矯正演員表現的的目的。
這麼多的缺點也掩飾不了膠片機的質感與影像質量。
這也是李彧寧願多花錢也要捨棄數碼裝置的原因。
.......
取景器前的散散對於自己這十天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畢竟李彧批評她的次數直線下降。
從每天幾十多次到十幾次,再到現在的三五次,如此可見她的進步。
至於到底是真進步還是李彧都懶得開口,就個人有個人的理解了。
要知道一個成熟的劇組一天只能拍十五到二十個鏡頭,這姐姐幾乎每個鏡頭都要犯錯。
而且並不是每個鏡頭都有她,側面反應了此時的凌散散多麼可怕,他是當之無愧的導演殺手。
演戲,散散業務不精。
虐導演,她溜的飛起。
喜歡華娛之縱橫請大家收藏:()華娛之縱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