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再長的電視、電影也是一點點拍出來的,可能這個鏡頭看著合適,但跟後面的劇情銜接的不好,而作廢。
要重拍就得重新聚集演員,這很不合算,於是就有了,各種風格的鏡頭都拍一點,留做備用。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確定了某一個鏡頭特別精彩,雖然這種情況很少,但也要再拍一條,留作備用,這叫“保一條”。
電視、電影也是一種產業,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看著電視裡的人說說笑笑的,就感覺輕鬆異常。
看著簡單的鏡頭,可能演員演繹了幾遍、十幾遍、甚至幾十遍了,可能都快吐了,臉都快僵了,還得保持笑容。
今天的情況就差不多,很長的一段時間就是在拍攝剛才那段戲了,就從櫃檯到門口幾步遠的距離,可把這幾位累的想吐。
財神的劇本寫的很簡練,也就尚井跟他合作多次,兩人有默契才行,要是換別的導演,打不死財神算我輸。
財神的劇本都是這麼寫的:
捕頭:“我公務在身,我心繫百姓。”往外走
掌櫃:“你聽我說。”拉住老邢
捕頭:“啥也別說了,事已至此各安天命吧。”還要走。
掌櫃:“那就麻煩你,把上個月的酒錢結了吧,算盤伺候。”算盤。
劇本上基本是臺詞,對於動作描述很少。
編劇的責任就是負責臺詞,其他是別人負責的。
有人可能要說了:“既然你臺詞都寫了,直接寫上動作多好。”
按照上面寫的那是小說,只聽說小說改編劇本,極少聽說過劇本改編小說的。
而且編劇這麼做也是有用意的,畢竟你不知道拍攝時的場景,你設計的動作能不能用的上。
比如小說中描述主角回身一轉,瞬間踢出十八腳,把人踢出十米之外。
如果編劇在劇本上加上類似的動作被導演看到的話,得到的回應一定是狠狠的把劇本摔在地下:“這都特麼什麼基吧玩意,薩比編劇。”
要知道能在空中踢出兩腳的都是行家了,當然你要說藉助威壓等道具都能做到。
但你想象在空中踢出十腳得多長時間,多影響觀影效果,觀眾會尷尬死的。
不如描述的簡單點,給導演或者武術指導留下發揮空間。
尚井就是這麼做的,看著不合適的地方直接喊咔。
可能演員只說了幾句話、甚至沒有對話只有動作的時候,他也喊咔,然後就上去給演員講戲,然後退回去。
演員繼續,這樣反反覆覆,最後他老人家直接不走了,也不喊咔了,直接就在眼前現指揮。
“導演,你不用回去嘛,這樣鏡頭就拍到您了。”
李彧替眾人問出了心聲,現在的他算是劇組裡的傻大膽了,剛才老白他們就跟他點眼『色』,讓他上。
“奧!沒事,機器沒開。”尚井到是很淡定,今天早上李彧沒有看到人準備道具就很詫異。
喜歡華娛之縱橫請大家收藏:()華娛之縱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