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乃鬼谷子弟子孫臏,乃是一位絕世之才,尤擅兵法謀略。”說起孫臏,田忌神色飛揚,一臉推崇,“大王,若有孫先生相助,我齊國便如虎添翼,必能威震四方,稱霸中原!”
“哦?這孫臏竟讓你如此推崇?”齊王更詫異了。要知道,田忌是一位將軍,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的將軍。現在卻如此推崇孫臏,稱他為絕世奇才,可見是確實心折與孫臏。嗯,確實要見見。“竟然你如此推崇,就帶來讓寡人見見。”
“大王稍後,我這就帶孫先生過來。”田忌興沖沖的去接人了。
“趙武,你覺得這孫臏如何?”閑著也是閑著,齊王便和趙武閑聊。
孫臏如何?人家一本孫臏兵法流傳千古,是身殘志堅的代表人物。歷朝歷代的將軍謀士有多少個?像孫臏這樣,既著書立傳,又實際領兵作戰,取得多次勝利的又能有幾個?如何?當然是相當厲害,絕對厲害,超級厲害!
只是,這會趙武又沒見過孫臏,就是把他誇上天,齊王也不信啊。“大王,我聽說孫臏有一師弟名龐涓,乃魏國將軍。因妒孫臏只能,把孫臏騙到魏國處以臏腳之刑。幸虧齊國使者識其兵法韜略,把他帶回齊國,才與田忌將軍相識。俗話說,不遭人嫉是庸才,連身為一國將軍的同門師弟龐涓都如此忌憚,可見這孫臏必有過人之處。大王或許可考校一番,若孫臏真有才能,必然是齊國之福。”
“不招人妒是庸才?嗯,言之有理。”齊王聽趙武這麼一說,對孫臏更添幾分好感。一個身體殘疾的人,不頹廢,不放棄,努力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出謀劃策,不斷奮鬥,怎麼說也不是一個俗人。不過這趙武如此年輕,竟對孫臏龐涓如此瞭解,可見對各國人物是下過一番功夫的。這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啊,可惜他看起來名利心不重,又是崇尚兼愛非攻的墨家弟子。我齊國這偌大的疆土,若是非攻,還從哪裡來?可惜啊可惜,不能為我齊國所用。不過,這種有真本事又不重名利,醫術又高超的人到可以真正結交,引為知己。不談國事,像這樣指點人才,倒是一大妙用。
想到此處,齊王發自內心的笑了。說實話,當趙武把他治好時,他曾一瞬間起過殺心。為何,怕趙武為別國所用。如此逆天的丹藥他都能煉出來,若為別國所用,豈不危險?不過當趙武提要求時,齊王又放心了。看得出,趙武並不是很重視名利權勢,這樣的人只要不招惹他,一般他也不會與人為難,更不會屈於人下。再加上齊王怕死,以後萬一再出什麼時,還可請趙武相助。
至於若是趙武醫治別國權貴,齊王並不畏懼。他是一個有信心有實力的君王,不懼任何挑戰。把會實打實的和別人爭霸,而不是看誰熬的過誰!是以,只要趙武不被別國所用,他就會一直尊重趙武。而且,現在的人才從一國流落另一國是很常見的事。若是留下濫殺人才的惡名,此國必危。是以,齊王也收了殺心,真心與趙武相處。齊王知道,像這種有才能又不重名利的人,只有真心相交,才能得到他們的友誼,在危難時或許能助一臂之力。
“大王,這位便是孫先生孫臏。”田忌推著一個坐在輪椅上的青袍年輕人走了過來。那年輕人眉清目秀,神色淡然,雙眼中充滿睿智。雖身體殘疾,卻絲毫不以為杵,神情中充滿對生命生活的熱愛,如一縷春風,讓人覺得無比舒適。
齊王見孫臏氣度不凡,更心生好感。現在,只要確認這孫臏是否真是大才即可。“孫先生,如果兩軍旗鼓相當,雙方的將領對陣,陣勢都十分堅固,誰也不敢先發動攻擊時,應該怎麼辦呢?”
孫臏不慌不忙,淡然答道,“先派出少量兵力,由勇敢的低階將領帶領去試探敵軍,要做好試探失敗的準備,不要只想取勝,試探的軍隊要用隱蔽的行動,攻擊敵陣側翼。這就是取得大勝的方法。”
齊王接著問,“用兵多少有一定的規律嗎?”
孫臏說,“有。”
齊王問,“在我強敵弱,我方兵多敵方兵少時,該怎麼辦?”
孫臏眼睛一亮,向齊王行了一禮道,“真是英明君王提的問題。在本方兵多勢強的形勢下,還問如何用兵,這種謹慎的態度,確實是安邦的根本。在這種形勢下,可以採用誘敵之計,叫做‘贊師’,即是故意讓本方軍隊隊形散亂,迎合敵方心理,引敵方和本方交戰。”
齊王又問:“如果敵方兵多,敵強我弱,又該怎麼辦呢?”
孫臏說:“要採取退避戰術,叫做‘退威’,避過敵軍的鋒銳。但要做好後衛的掩護工作,讓自己的軍隊能安全後退。後退軍隊持長兵器的軍兵在前,持短兵器的軍兵在後,並配備弓箭,作為應急之用。..我方軍隊要按兵不動,等待敵軍疲憊時再伺機出擊。”
齊王問,“對勢均力敵的敵軍該怎麼辦?”
孫臏回答道:“要迷惑敵軍,使其兵力分散,我軍抓住戰機,在敵軍尚未發現之時,給以突然襲擊。但是,在敵軍兵力沒有分散時,要按兵不動,耐心等待戰機。千萬不要中敵軍疑兵之計,盲目出擊。”
齊王問,“如果我軍和敵軍兵力為一比十時,有攻擊敵軍的辦法嗎?”
孫臏回答道:“有!可以採用‘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戰術,對敵軍發動突然襲擊。”
齊王問:“在地利和兵力都相當的情況下,卻吃了敗仗,又是什麼原因呢?”
孫臏回答,“這是由於自己的軍陣沒有鋒銳。”
齊王問:“怎樣才能使得軍兵聽命?”
孫臏答道:“靠平時的威信。”
齊王和孫臏一問一答,越聊越投機,越聊越熱烈,簡直是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