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狗一個月的伙食費夠以前我們家吃一年的。”
大姐摸了摸木蘭的腦袋,拿出一塊肉乾獎勵它。
按照文宇定的最低餵食標準,一個月在它身上的開銷就要接近200,龜龜,比大多數的人都吃的好。
不過一分價錢一分貨,這狗太招人喜歡了,聰明得都快成精了,小牛琴也也別喜歡它。
牛奮出去進貨的時候,大姐看店,木蘭就坐在旁邊,看著小牛琴,看到小傢伙要跑出店門,一嘴咬住她的衣服就往後拖,然後小傢伙就在那咯咯咯笑。
附近的鄰居都知道大姐家有隻超級大狗,看上去很嚇人,還會幫著帶娃。
文宇帶著姜晴回了譚縣,這次是李敢開車來接的。
“哎,你嫂子想讓我調去鷹市或者藍州,真的愁死人”
李敢嘆了口氣,最近為這事兩人第一次吵架。
“怎麼了?在譚縣待不習慣了?”文宇有些好奇,嫂子袁清之前一直挺喜歡譚縣的。
“她被她父母給洗腦了,覺得譚縣的基礎教育不夠好,想我們的孩子到教育資源好一點的地方。”
現在大家族裡有兩個孕婦,袁清已經懷孕6個月了,文豔芳懷了5個月,第一次懷孕流產了。
說到了基礎教育,確實是譚縣薄弱的地方。
譚縣沒有一家上規模的幼兒園,都是小家庭模式的幼兒看護院,一間五六十平米的簡陋平房裡,帶30個左右的幼兒,這就是一所標準的譚縣模式幼兒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全縣這樣的迷你幼兒園有十幾家,村子裡家裡有老人的,老人自己帶到孩子上小學。沒有人帶孩子的就把孩子放到村裡有人能帶孩子的家裡,文宇兄妹幾個都是姥姥帶到上小學。
然後說到小學和中學,基本好一點的老師都被挖走了,去大城市那些更好的學校教學。
就像文宇拿了個文科狀元,他班級裡的數學和物理老師當年的暑假就被藍州的一所重點中學挖走了,哪怕文宇沒有上過一天物理課。
現在的譚縣教育質量整體在下降,這讓有追求的家長不得不考慮孩子的將來。
李敢的本意是想問問文宇有沒有門路幫他轉到市裡去,這是袁清教他的,也只有文宇有這能力。
不過文宇想的卻是,把問題的源頭解決,建一流的民辦幼兒園,小學,中學和高中。
公立學校受國家財政撥款,預算有限,沒有辦法透過高薪來挖優秀教師,不過民辦學校不受這些限制,老子有錢,要把全國的優秀教師挖來!
教育問題必須解決,譚縣新增的這些企業員工,高科技人才,他們也會遇到子女的教育問題,很有可能會因此選擇離開。
文宇在公園旁邊和後面還留有差不多1200畝地,原先打算弄個生態種植園,給自己家提供安全綠色的蔬菜家禽,現在準備拿來搞私立學校了。
文宇生活上比較懶散,不過遇到正事的時候,辦事效率出奇的高。
他直接給恆基建築的朱廣基打了電話,讓他在年後開始招標設計方案,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4所現代化的學校,包括建築佈局,園林設計在內。
4個學校是緊挨著的,要考慮外觀上的協調統一,還有綠化佈局上的交相呼應,要求有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