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鳴離開皇宮,一路騎著馬出了京城,然後乘坐火鳳返回澎州。
同一天,江玉皇使用玉璽連線聖廟,向蜀國的朝廷傳送了一封傳書。
這封傳書直接傳到了蜀國皇帝的玉璽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攔,因為這是帝皇傳書,蜀國朝廷的吏部丞相也沒有攔截的權力。
…………
數日之後,慶國和武國向聖院奏請向雲國下達挑戰書,但這不是全面性挑戰,而是僅僅只針對澎州的宣戰。
慶國和武國雖然是大國,但眼下他們的國家也正在打仗,即便聯手,也不可能向雲國發動全面性宣戰。
第一,聖院不會准許列國之間的全面戰爭,第二,其他國家的大儒也會積極在聖院反對,第三,可能會驚動眾聖。
因此,兩國只能是向雲國的澎州發出挑戰,而且是以雲國的陸鳴擊殺慶國人和武國人,並誣陷慶國和武國的讀書人勾結倭寇,而云國皇帝又包庇陸鳴的罪行,使得慶國和武國引起了一種公憤,以此為藉口出兵。
冤有頭債有主,此行出兵就是向陸鳴討還公道,為枉死的慶國人和武國人報仇。
同時,若是兩國合力攻佔澎州,則這塊境地將由慶國和武國瓜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兩國發動戰爭的一個藉口,目的就是為了要斬殺陸鳴,除掉兩國的心頭之患。
然而,這個挑戰在聖院直接透過,而云國的大儒在聖院表示欣然接受挑戰。
…………
兩日後,慶國大軍和武國大軍從不同的方向,以左右夾擊之勢直奔雲國澎州。
這兩支軍隊各有十六萬左右的人馬,加在一起已經有三十多萬,簡直可以說是大軍壓境。
率領這兩支大軍的統帥正是殷天龍和溫長霖,他們返回各自的國家之後,立即就主動請纓率領各家讀書人掛帥出征。
殷天龍率領的大軍來到了雲國邊界的“嘉夢關”,然而鎮守邊關的大學士卻並沒有立即進入作戰狀態,反而十分的從容和鎮定。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慶國大軍卻已經進入備戰狀態,好像要隨時準備攻打。
這可是十多萬的大軍,鎮守在這裡的雲國兵馬僅不足五萬,而慶國大軍的攻城裝備非常精良,遠勝雲國。
一旦開打,雲國必敗無疑。
“準備攻城!”,殷天龍下令道。
“文友且慢!”
鎮守邊關的大學士站在城牆上,聲如洪鐘道:“按照聖院規矩,你們應該只能針對澎州發動進攻,否則就是違規!”
“放屁!”
殷天龍譏笑道:“那隻不過是一個表面上的程式,你以為我們會遵守那些破規矩嗎?如果我們要打,不管這裡是澎州還是邊關,我們都不會客氣!”
“豈有此理!”
邊關大學士大怒道:“你們就不怕受到聖院的懲罰嗎?”
“法不責眾!”,殷天龍昂首道。
“卑劣!”
邊關大學士臉色難看:“同為人族,難道你們真要咄咄逼人,對我們兵戎相見嗎?”
“那也未必!”
殷天龍笑道:“你若是棄城投降,獻出官印,也能避免一場戰鬥。”
“你想兵不血刃得奪我嘉夢關?”,邊關大學士氣得咬牙切齒。
“你若是負隅頑抗,我們也沒有意見,只不過到時候你們也會落個城破人亡和全軍覆沒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