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
太源府城張燈結綵,大街小巷裡都是香噴噴的粽子香,空氣中還飄來雄黃酒的味道。
“慶豐樓猜燈謎嘞!猜對有獎,猜對有獎!各位文人墨客,凡是到此參加猜燈謎,所有酒水一律免費!”
“興隆樓的端午文會開始了!聽說這次文會不僅有秀才,還有舉人參加,詩詞歌賦,應有盡有呀!”
“太源河的龍舟賽好熱鬧,你們去不去看?”
“去!當然去!聽說今年的規矩改了,允許童生參加龍舟賽,我想這裡面肯定會有十縣雙第一案首參加,就憑他們的文名,咱們就要去看!”
太源府的東城之下,就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太源河,這條河的下游四通八達,可通江縣的春江,也通烏縣的烏江,甚至還通餘縣的餘家港等等。
在太源河三千多米遠的地方搭有一個龍橋,龍橋上有一個金色的錦球,誰能以龍舟的龍首銜回錦球,便是龍舟賽的第一名。
從岸邊開始,就有五顏六色的彩旗插在河中,形成了一個蜿蜒曲折的路線,龍舟必須根據這個路線奪得錦球而歸。
為了增加難度,可以透過撞龍舟的方式爭奪錦球,而為了讀書人的安全,參賽選手也必須穿上救生衣,救生衣裡用氣筒打入了空氣,哪怕是個不會水的人掉入水裡,也不會沉到水裡去。
所以,讀書人可以在這個區域裡面盡情玩樂,也成了龍舟賽最有看點的一個特色之一。
此時在城牆之上早已人山人海,聚集了眾多讀書人和看熱鬧的百姓,同時在城牆上還豎起了一排壯威鼓,而在岸下,則有十多艘龍舟停靠在岸邊。
“陸心,等一會兒你就在這城牆上觀看龍舟賽,這裡人很多,你可千萬別亂跑,知道嗎?”
“放心吧大哥,我又不是三歲的小孩子,我會在城上為你加油!”
此時,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來到了東城,正是陸鳴和陸心。
“龍舟賽很快就要開始了,我先去報個到!”
陸鳴說完之後,便進入了東城的一個殿裡。
這殿裡面多數都是秀才,只有少數是童生。
而在這裡,卻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蕭家的蕭臨雲,烏縣案首蕭子龍,涇縣案首張仁杰,寧縣楚勝之,餘縣案首南宮玲等等。
每個人都有一個隊伍,而在隊伍的最前面,則有一杆代表旗,寫著各縣的地名或者是太源府各家的名號。
除了有十個縣的龍舟代表隊以外,太源府也有許多世家的讀書人參賽,他們都乖乖地站在自己的隊伍裡。
還有代表文院的夫子翰林李修懷,也在此處,因為,龍舟賽便是由他主持和點評的。
“陸案首!”
“你可算來了!”
“陸鳴見過院夫子,見過各位文友。”
陸鳴先向李修懷拱手,然後才向其他人拱手,而眾人也都相繼回禮。
李修懷說道:“時辰將至,你先穿上救生衣。”
“是。”
陸鳴輕輕點頭,穿上救生衣後,就來到了一杆“江縣龍舟隊”的旗幟的前面。
舉旗人是江縣秀才“楊賢”,是個二十歲出頭的青年,此人在江縣頗有文名,十八歲中案首,十九歲中秀才,聽說今年就要準備州試考舉人了。
“見過楊兄。”
“見過陸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