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雄瞪了韓無忌一眼,文會剛開始就丟了這麼大的臉,真是恨鐵不成鋼。
蘇縣令笑道:“陸案首說得真好,真妙,要說這孝行,可不僅僅只是贍養雙親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家境和睦,其樂融融,父母最渴望的就是兒女常伴膝下,歡聲笑語,不求什麼山珍海味,哪怕是粗茶淡飯,也勝過天下美食。”
“縣臺此言極是。”
眾人紛紛點頭,十分贊同蘇縣令的說法。
蘇縣令繼續說道:“韓公子方才所言偏離孔聖之意,想必是平時缺少複習,一時間犯了糊塗,希望你能夠記住教訓,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本縣可不想看到,治下子民會把孝行當成是飼養犬馬一般。”
韓無忌低頭恭敬道:“學生知錯,一定謹記您的教誨,今後一定改正錯誤,更加努力的學習。”
“孺子可教也!”,蘇縣令滿意道。
一名童生道:“聽說陸案首得了一名進士的指點,所以對《論語》的見地比我們這些童生更深,我有幾處不懂的地方,可否指教一二?”
“指教不敢當,今日是文會,應當以交流為主,各抒己見。”,陸鳴笑道。
“您過謙了,《論語·為政篇》中,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何為知?何為不知?知的又是什麼?”
陸鳴沉思片刻,便答道:“我想,孔聖是在說對於任何一件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也不要明知故問,以一種坦然的心態去學習,才能夠進步,才是聰明的態度。”
“原來如此!”
那位童生恍然大悟,隨即拱手道:“多謝指教,感激不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客氣了。”,陸鳴謙虛道。
“好!”
蘇縣令拍案道:“此解甚妙,我也是進士,知道此題的難處所在,平常人很難理解深意,我想這一定是他自己的獨特見解,讓人茅塞頓開,有大學士之風采!”
陳夫子也喜道:“能夠從題目中舉一反三,由此可見,陸鳴的確天資聰慧,如果早些年就有名師指點的話,說不定現在就已經是個舉人了。”
眾多童生一樣是心服口服,因為在聽到陸鳴的解答後,他們對“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理解更加滲透。
韓無忌就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一樣,整個人無精打采,小聲念道:“為何我就不能舉一反三,為何陸鳴就會那麼聰明?為何他就恰巧在今年搶了我的案首?”
蘇縣令是進士修為,卻是聽到了韓無忌的話,頓時失望道:“韓公子,雖然你與案首之名失之交臂,但也不能夠如此耿耿於懷,考不中案首,你可以爭取考秀才,難道你的志向就僅僅只是一縣案首而已嗎?你太讓我失望了。”
韓無忌聞言頓時羞愧難當,蘇縣令的話猶如當頭棒喝,讓他恍然醒悟,不應該執著於區區案首,而是要有更大的志向。
“多謝縣臺教誨,學生知錯了。”,韓無忌慚愧道。
“不爭氣的東西,氣煞我也!”
韓志雄見此臉色更怒,韓無忌今晚文會丟人也就算了,現在還被縣令如此訓斥,絲毫沒有往日的驕傲放縱,這讓身為父親的他無比失望。
一些人面帶笑容的看向韓志雄,只是神色中充滿了譏諷。
文會繼續,許多童生都在文會上提出問題,而陸鳴也都會根據自己的見解做出解答。
蘇縣令與陳夫子也會適當說出自己的意見,讓眾多童生獲益良多。
同時,陸鳴今晚的表現也讓韓無忌刮目相看,最終被其文才折服。
喜歡聖道讀書人請大家收藏:()聖道讀書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