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換鬥志光環需要65萬積分,請問校長大人是否兌換?”
“兌換。”
解鎖都解鎖了,劉猛沒理由不兌換。
選擇兌換之後,首先是系統積分從1826萬減少到1761萬。接著一團赤焰班的光芒便以劉猛的腦海為中心,向周圍擴散,延伸向虛空的未知處,逐漸消失不見。
劉猛隱約的可以感覺到,似乎心胸中燃燒這團火焰,若有若無,卻又實實在在的使他有種無名興奮感覺。
與此同時,學生公寓中。
白薔薇原本正在翻看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同時還在打著瞌睡,顯然精神有些不濟了。但當閉上眼頭微微一晃之後,她忽然又來了精神,繼續剛才的內容看了下去。
顧飛因為白天忙於教導主任動作,作業沒批改完,留到了晚上。剛才批改著批改著,就睡著了,這會兒忽然醒來,看了看時間,雖然已經九點多,但他感覺似乎睡了會兒精神很多,便接著批改起來。
學校之外,某個小區。
劉芳正對著一本程式語言書籍,在電腦上敲著程式碼,實驗著什麼,可偏偏屢屢出錯。看看這個點兒,他又不好意思打電話打擾劉猛,只好苦思冥想。可惜他接觸這方面知識時間並不長,哪裡能想出來呢?
“要不別試了,睡覺吧。明天去學校了再問劉老師。”
冒出這個想法來,劉芳就想合上書本,但心中卻忽然湧出一股子激情——泥煤,這麼一個小小的語言演算法都搞不定,我將來怎麼當電腦高手?再試幾遍,肯定能找出正確的演算法的!
當即,劉芳又附身電腦前啪啪啪的敲動鍵盤……
劉猛臥室中,剛才那種興奮的感覺很快就隱沒不見,似乎從未出現過一樣。劉猛卻知道,自己已經受鬥志光環作用了。
毫無疑問,這個鬥志光環是與專注光環、持久光環、加速光環類似的輔助光環。看似作用不是很大,但在特殊情況下,日積月累,卻對桃園師生們的學習、工作起著極大的幫助,能讓他們進一步超越其他普通學校的師生。
第九個光環解鎖出了鬥志光環,劉猛再接再厲,念頭又探向了第十個帶著問號的光環。
雖然按照光環解鎖、兌換的積分花費遞推,第十個光環需要兩百萬才能得到,但現在劉猛一千多萬積分在手,並不吝嗇這幾百萬積分。
但是,事情往往和人想象的不一樣。
“對不起校長大人,本光環需要系統升級之後才能解鎖,請盡快為本系統升級。”
得到這樣的一條資訊,劉猛不禁一愣。他倒是很想試一試第十一個光環,可事實上,目前只有十個光環,第十個還是帶問號,且不能解鎖的。
劉猛再分別探尋了前面已解鎖的九個光環,也沒發現能升級的,心下便明白,如果系統不升級,這光環類獎勵算是走到瓶頸了。
……
轉眼間就到了四月份,桃園學校的第一次月考已經在三月底過去,並且為系統增加了400萬積分。
毫無疑問,上學期是因為有不少學生剛入學桃園,所以考試分數較低;到了下學期,學生們受光環作用一學期後,實力多提升了許多,自然考試貢獻的積分就多了。
月考制度已經相當完善,所以劉猛的注意力並不在這上面,他所關注的是這學期桃園高中學生所參加的第一個賽事。這個比賽既不是辯論賽,也不是電腦應用大賽,而是“燕京青少年廢品製作工藝品大賽”。
這個比賽的負責老師和主要參與學生都有點出乎劉猛的意料——提出參加這個比賽併兼任輔導老師的是朱苪,參加的主要學生則是鄭洪泳。
只是想想,劉猛又覺得就應該是這兩人。朱苪美術學院畢業,在學校教藝術類的課程,對製作手工藝品感興趣很正常。而鄭洪泳向來在學校以勤儉著稱,甚至像學校提議,讓各班學生積攢塑膠瓶子等可回收垃圾,賣了當做班費。
當然,除了鄭洪泳之外,還有三位來自燕京的學生,塗成偉、楊蓮詩、陸青禾。劉猛考察過,其中塗成偉和陸青禾都是在手工製作方面有相當興趣和經驗的,而楊蓮詩這位女生則在藝術創作方面有些天賦。
雖然這個比賽並不是劉猛安排的,但畢竟也是燕京市級的比賽,所以劉猛還是相當關注的。
比賽的要求很簡單,分別用兩種單一的廢品當做材料,製作兩件手工藝術品。當然,比賽對每一種材料數量都有限制的。作品透過初賽,就可以參加大賽組委會組織的展覽會,由遊客進行投票評等。最終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9名。
因為賽制的原因,比賽週期比較長,4月5號正式開始,卻要到6月20號才能結束,全程兩個半月。
而今年大賽組委會所公佈的兩種廢品材料分別是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