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詫異地道:“我記得桃園初中部好像才開設一年時間吧?現在又弄出個高中部來,他們以為高中是隨便弄著玩的嗎?”
小劉則是道:“是啊,高中可不是說開就開的。目前豐城這幾所高中已經夠用了,就算有新的高中開設,也完全招不到人的。”
小劉說的是豐城這種縣城教育的一種現象——早在10年前,每個鄉鎮都有1所高中的,雖然人不多,但也還發展的可以,甚至有時候能出幾個一本。
但後來,隨著二高、一高逐漸擴招,三高新建,這類鄉鎮高中就沒有發展空間了。生源質量越來越差,好的老師也被二高、一高、三高挖走,最後紛紛關門大吉。到現在,也只剩下兩所鄉鎮高中勉力支撐。
這種情況下,新的高中想要發展實在是太難了。而事實上,後來的三高雖然一直投入不少,但就是追不上一高、二高,也有師生資源有限的原因。
聽了小劉和老楊的話,廖華健道:“林文應該不至於撒這個謊。而且,你們不覺得桃園開設高中部,和這些學生都不報考我們學校有一定關系嗎?”
“你是說桃園的初中畢業生都準備上桃園高中部?”老楊更加的驚訝了,隨即反駁道:“不可能吧?這些學生又不是傻子,放著我們二高精英班不上,卻選擇一個鄉村學校剛開的高中部?”
“我也希望不是這樣的。”這麼說了句,廖華健便撥通了姚知行的聯系電話。
“是姚知行的家長嗎?我是二高招生辦的廖華健。”
“哦,是,我是姚知行的大伯姚進國。請問,您有什麼事嗎?”
聽到這次接電話的是家長,廖華健信心恢複許多。他覺得肯定是學生不懂事,才被桃園學校忽悠著沒報二高,而準備上桃園高中部。想必只要他向這些家長說清楚情況,家長肯定都會讓孩子來二高上。
當即廖華健就道:“是這樣的,鑒於姚知行同學……”
等廖華健把之前對林文講過的話說一遍,那邊卻是一陣沉默,過了十幾秒鐘,姚進國才道:“對不起啊廖老師,姚知行就在桃園高中部上,不準備去其他學校了。”
姚進國雖然對二高的條件很心動,但考慮到劉猛對姚知行的再造之恩,仍舊決定支援姚知行的選擇。
這邊廖華健聽姚進國說完就結束通話了電話,不由再次發愣——尼瑪,這家長也傻了嗎?我都把事情講那麼清楚了,居然還要讓孩子上桃園高中部?
老楊、小劉見廖華健再次被拒絕,同樣驚訝無比。要知道,一般都是學生家長來求著廖華健,想上二高;現在廖華健都反過去求別人了,居然一而再的被拒絕。難道是今天太陽升起的方向出錯了?
接著,廖華健幹脆按照桃園這36個學生的排名,一個個打了電話過去詢問。
結果雖然不是每一個學生和家長都像林文、姚進國拒絕的這麼果斷,卻也沒有一個明確表示肯定會來二高上精英班的。最多是家長表示,等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再來二高報名。
說得好聽——要是做不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呢?
聽廖華健一遍又一遍地勸說那些學生和家長,老楊和小劉都産生了一種錯覺——似乎他們二高不再是豐城第一、全市前三的高考名校,而成了一個別人不願意來的鄉鎮高中。
兩人還想,今天的事情說出去,恐怕都沒人會相信。
二高呀,每年進一本線的上千人,進本科線的過三千人,水木、燕京這種頂級學府每年也都有六、七人,這樣的高考名校,竟然求著人家來上,人家還不願意來。
一通電話打完之後,廖華健感覺自己嗓子都啞了,猛喝了幾大口茶水,道:“都已經勸說一個遍了,我還就不相信,大後天報名時桃園這些學生會真的沒人來!”
廖華健是勸人勸出火來了。
自從當了二高招生辦的主任,他還從來沒這麼勸過別人來上二高。
老楊道:“也不知道桃園都給了這些學生什麼好處,不過他們要真的選擇了桃園高中部,而不是我們二高精英班,三年後參加了高考,肯定要後悔死。”
小劉道:“那是絕對的。”
廖華健則道:“今天的事你們都別傳出去啊。”
……
桃園學校,綜合樓1號計算機室。
從桃園考生成績的驚喜中稍稍平靜後,劉猛看著許磊、劉慶、黃文康三人道:“既然成績已經出來了,我們就要趕緊把宣傳搞起來呀。要是動作太慢,讓那些學生選擇了其他高中,少一個都是我們的損失。”
雖然劉猛之前做了種種佈置,但這36位學生的成績之好卻是出乎了他的意料。所以現在他也不確定,會不會有學生放棄桃園高中部,而選擇二高精英班這樣貌似更好的去處。
起來走了一圈,劉猛搓著手掌,道:“這樣,你們馬上把我們這次中招考試成績編輯成一條簡訊,發給九年級所有的學生家長。讓他們知道,我們桃園是最棒的!只要他們的孩子進入桃園高中部,三年後也必將創造同樣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