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進財還想再說什麼,姚進步卻在一旁不耐煩地道:“我說你們兩到底有完沒完呀?我們不是要討論下學期還讓不讓孩子上桃園學校嗎?”
姚進步這話剛說完,姚知道就道:“爸,我是一定要繼續上桃園學校的,其他學校我是不會去的!”
“我也只上桃園學校。”姚知力的話簡單而堅定。
姚進財、姚進喜相互看了眼,姚進財道:“就算沒那三萬塊,看在這學期孩子成績進步那麼大的份兒上,也還要讓孩子上桃園啊。怎麼,姚進步你想讓姚知行退學?”
“退學?”姚進步笑起來,“我傻了才讓那小子退學!下學期說不定他又能拿個一兩萬獎學金呢,就算給了姚進國,也算是替我還賬啊。哈哈……”
進財超市中的談話只是桃園村乃至其他村子桃園學生家長們討論的一個縮影。
想到孩子一個學期都沒生病,家長們自然是驚訝得很,但在聽了孩子轉述桃園老師的“科學膳食和運動”的解釋之後,也都算是接受了。
最重要的是,有一些原本身體素質較差的孩子,一個學期後居然氣色變好了許多。如此看來,桃園學校的“科學膳食和運動”還是挺靈的。
當然,也不少家長暗自感嘆桃園學校的運氣好,否則科學再怎麼牛,運氣不好也會有孩子感冒、發燒,生個小病。
而最後在考慮孩子是否在桃園繼續上學的事情上,幾乎所有家長都做出了和姚進財、姚進喜一樣的選擇——就算不為那三萬塊,只看在孩子一學期學習進步那麼多的份兒上,也要讓孩子們繼續在桃園上學。
到了初中期末調研考試這天,陶世榮來到桃園學校,就讓劉猛將甘雙雙、張子強、姚知行三人安排在一個考場中,便於他監考。
說是監考,其實陶世榮根本沒怎麼看——甘雙雙、張子強如今在豐城有妖孽之稱不說,就是姚知行,也成了夕林鎮有名的天才,經常被各學校老師拿來激勵那些資質一般的學生。期末調研考試題又相當的簡單,他有什麼必要死盯著呢。
同樣是這一天,桃園村旁邊杏林村小的副校長以及一位老師,過來監督桃園學校改卷。卷子是這兩人帶來的,拆封之後發現是5年級的數學試卷,頓時幾人都高興起來。
數學試卷和英語試卷是最好改的,倒省得桃園的老師們多費心。
杏林村小算是夕林鎮個村小中發展較好的一個村小了,之前擁有學生兩百多人,和以前的桃園村小形成了鮮明對比。事實上,之前相當一部分桃園村的孩子都在杏林村小上學。
杏林村小的副校長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叫做董峰,到了桃園學校後一看,竟然大發感慨。
“劉校長啊,記得去年我來的時候,學校還是一片破敗,學生不過十幾個,老師也只有你和幾個老家夥。如今的變化卻是翻天覆地,讓我都不敢進來了呀。”
這個董峰算是劉猛之前認識不多的夕林鎮老師,聽了他的贊嘆後,劉猛只是呵呵的笑,不多做解釋。
董峰接著又感嘆道:“以前你們桃園村倒有幾十個孩子在我們杏林村小上,上學期卻跑回來了一大半。下學期,估計不僅那剩下的幾個桃園村孩子都要跑回來,就連我們杏林村的孩子,也有不少要來你這裡上啊。”
劉猛還是沒說話,他知道董峰後面肯定還有什麼要說。
果然,董峰接著道:“如今桃園學校在整個豐城都是聲名赫赫,在夕林鎮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杏林村小卻是不行了,兩百多人降到一百多人,一百多人再降低,估計就和以前的桃園村小一樣,要關門大吉了。”
很顯然,董峰這是在埋怨桃園學校擠壓了杏林村小的生存空間。
沒錯,就是生存空間而不是發展空間,因為現階段的華國村小,已經沒有了發展可言。
這回劉猛沒有呵呵的笑了,而是道:“董校長說錯了一點,桃園村小可沒有關門大吉,而是變成了現在的桃園學校,興興向榮。”
董峰聽了一愣,隨即便笑著搖搖頭,不多說了。
董峰不說,劉猛卻要說。
改卷子由其他老師在做,他和董峰在一旁喝著茶、聊著天就可以。
“董校長,杏林村小真要是發展不下去,你可以考慮來我們桃園學校嘛。像您這樣的優秀老師,我們桃園學校的待遇可是從優的,月薪至少是4500。”
這下董峰直接傻眼了,心想:我好歹也是個村小副校長,你這挖牆腳就直接挖到我身上了?
劉猛則笑著繼續道:“董校長要是捨不得職位,來我們桃園當個專管小學部的副校長也不是不行啊。”
同一個辦公室改卷的十幾位老師聽到劉猛這話,全都不由停下動作,目瞪口呆——校長大人啊,你挖人時可不可以不要這麼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