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如果有人問:考試做題)算不算是學校支援的事情?
劉猛會肯定的說:當然算!
如果說智力增長光環是一個增加基礎,見效較慢的光環;那麼專注光環則是一個實時作用,效果立竿見影的光環。就算項晶晶比智力增長光環作用的甘雙雙、張子強還聰明一點點,可在專注光環的作用下,她也註定要被甩開!
僅僅是項晶晶和甘雙雙、張子強有了幾道題的差距,當然不能說決賽第一場似乎有了結果。讓眾人得出這個結論的,是前三名與其他參賽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恐怖差距。
開場10分鐘時,張子強搶到並作對7道題,甘雙雙也搶到並做對7道題,項晶晶搶到並做對4道題。而此時,位列第四名的一位豐城中學參賽學生,才搶到並做對2道題,和位於第一名的張子強相差了5道題。
5道題的差距聽起來似乎並不誇張,但是剛剛開始不過10分鐘的比賽時間,和總共才300道題的題量相比,就有點誇張了。
每個年級4人,八年級參賽學生有人。其中七年級平均起來,每個人還分不到10道題。
按照每人均分10道題來講,張子強和甘雙雙很快就要超越這個數目了。
裘千白走的時候,一個豐城中學的數學老師忍不住用資料分析道:“以這兩人10分鐘一共做14道題的速度,60分鐘就可以做84題。其他32人以每人每10分鐘1道題算,60分鐘總共也就是做192道題。這時剩下的題只有24道,第7個10分鐘之內就將被瓜分,並且還不夠!”
“比賽時間設定的可是兩個小時,按照這樣來的話,七年級的比賽很可能提前50分鐘結束掉!”說到這裡,這位數學老師的聲音已經顫抖了。
不少人都和豐城中學這位數學老師一樣意識到這點,甚至有的人還算到,等到最後結束時,甘雙雙、張子強兩人所搶做的題很可能達到100道,乃至超過搶題題庫數目的三分之一!
這些英語題庫中的題,可不是平時學生們做的那種簡單選擇題,基本都是小閱讀。事實上,不少實力一般的參賽學生,即使辛辛苦苦透過了聽寫10個單詞的搶題環節,搶到一道題,也不一定能夠做得正確。
還有一點,在考試進行到後面時,一般學生的精神、身體都會産生一定的疲勞,降低做題的效率。在專注光環作用下的甘雙雙、張子強雖然也會,但相對其他學生而言,所受到的影響要小了許多。
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士氣。
為什麼安排這些學生面對大螢幕?這就是讓學生們能夠看得到大螢幕上其他學生做題的情況,從而和自己做一個比較。若是做得好的,自然愈發的勇猛前進;若是做的差的,好點的可以忍住不再看大螢幕,差點的很可能直接崩掉。
這是對參賽學生心性、意志的考驗,強者越強,差者越差!
綜上,最後的結果還要超乎下面眾多觀賽師生的意料。
七年級的比賽在開賽後61分鐘,就以最後一個道題被甘雙雙搶去而結束!
當甘雙雙將最後一道題做完時,張子強搶做了51道題,甘雙雙也搶做了51道題,雖然其他年級還沒做完,但兩人顯然已經是全場當之無愧的第一。
至於群星的項晶晶,最後雖然也搶做到了42道題,但顯然不如張子強和甘雙雙。項晶晶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讓其他學校七年級參賽學生更加的慘而已——31個人,只分了156道題,其中做的最多的一位也沒超過10道,得到0分的也很有幾個。
如此結果,下面觀賽的師生驚訝之餘,又不由看向九年級的比賽。其他進入決賽的學校,很有些老師不願相信,這決賽的第一場真的會讓桃園中學拔得頭籌。
那個姚知行,雖然不像傳說那樣只是中等實力,但也強不到哪裡去。如果姚知行表現差些,說不定就能把桃園中學分數拉下來。
但是,當觀看九年級的比賽情況時,許多老師再次驚訝了,甚至忍不住驚撥出聲。
“怎麼可能?!”
先前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七年級甘雙雙、張子強的實力秀所吸引,這時一看,才發現九年級的姚知行表現同樣不差。比賽進行到第70分鐘時,他已然搶做了1為參賽學生中,位居第三!
不由自主的,很多老師都想到之前初賽在大禮堂外面聊天,所流傳的劉猛的一句話——我的學生都是天才!
當時大家都當笑話來聽的,即使是初賽姚知行表現出人意表,也沒有人真正將他當做天才。可是現在——假如姚知行一直保持著九年級第三名到結束,就真的可以勉強稱呼他為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