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宣印象中取代元朝的明朝之所以禮教如此森嚴,與明朝開國皇帝洪武帝推崇朱熹有關。
但到了這個世界,事情從大周立國之後,事情就拐了一個彎。
先是開國太祖與皇后夫妻之間感情甚篤,開國太祖皇后本身在世時對於朝廷的影響力就足夠深刻。
後來風傳開國太祖飛昇成仙以後,也有人開始說太祖皇后乃天上神女轉世,當然這事是真是假不確定,但太宗乃太祖嫡子,這種傳言對他有利無害,自然大肆宣揚這種說法。
而到了本朝,前面歷代皇帝全是嫡子出身,歷代皇后的權威雖比不得開國太祖皇后,但也不可小覷。
也就是本朝太上皇還是建元帝時,自從皇帝生母去世以後,就沒有再立繼後,後宮權力都分給了各妃。
各位妃子們名不正言不順,時間一長,也在太上皇有意控制下,後宮對前朝的影響愈發削弱。
太上皇沒了嫡妻,自然也不會對後宮那些妃妾有多敬重,也為了保持嫡出權威,太上皇刻意打壓了後宮。
而封建時代,官場臣民之間的風氣,往往會跟從上位者,因著太上皇在位時間太長,導致大家都忘了昔日女子作為家庭中重要的地位。
時間一長,也許本朝會漸漸發展成禮教森嚴,對女子苛刻的模樣,但到了明宣這,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這才導致明宣出生以後,一直存在一種錯覺,就是以為本朝對女子的禁錮十分厲害。
當然明宣現在才有些明白,為何自己屢屢在父皇和祖父跟前說女子不易的話,也沒有因此斥責自己,原來還是自己太過遲鈍。
不管祖父還是父皇,其實至少都對嫡妻十分尊重,也不禁錮女子地位。
目前鼓譟這些的多是民間的那些繼承朱熹理學的腐儒們,但大多官場上的勳貴文臣們,其實還是更見風使舵的以上位者的想法為準。
對於女官出內廷任職一事,真不算什麼大事,當然主要也是已經有先例。
歷代皇后手下就有不少女官,在如今的學院眾人看來,大家其實都認為這是明宣這個太子在為他的母后爭取權力。
有些家裡積年的老人,也開始講古,說起以前的女官舊事。
歷代皇后手下的女官其實地位都並不低,不乏官宦人家的閨秀們擔任,而且還很有可能會被皇后指婚,送一大筆嫁妝,這還是個引人羨慕的位置。
學院裡大多數學子們也都不是傻子,除了那些個王府勳貴不在意這點實惠,誰家中沒有什麼堂表姐妹,甚至是親姐妹,這既然是條好出路,自然讓人趨之若鶩。
明宣對此倒是樂見其成,便提點他們,“此事我也沒有跟近,若你們想知道,回頭我給母后請安的時候替你們問問。
不過你們也不要抱太大期望,至少這次往蘇州織造局派遣的女官,都是年老的嬤嬤,畢竟蘇州路遠,也不放心年輕的女官過去。
至於以後,女官也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當得,至少得透過一定考核,優於他人才可。”
眾人一聽,心裡也都有了準備,不過大家也明白,既然開了先例,以後就不會輕易斷了,有些有頭腦的學子們,也準備回去叮囑自家女眷,隔壁的女子學院可要儘快進去啊。
瞧如今這種情形,以後進女子學院的名額會十分緊俏了。畢竟若是能早早在皇后娘娘面前露臉,也算是好事一件。
喜歡紅樓之一代聖君請大家收藏:()紅樓之一代聖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