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明宣認為,自家祖父以前未必看得上廢太子妃的作為,只是覺得沒有提醒的必要,明芙明蓉兩人在自家祖父面前真沒有多大面子。
所以這會兒明宣也覺得祖父的作為有些詭異。
皇后也恍然,她是個細心之人,便道:“以前連二嫂對明芙明蓉都不太看重,更遑論父皇了!”
不得不說,皇后說話滴水不漏,即使自己家人面前說話,也不肯露出什麼把柄來。
新皇點了點頭,而明宣繼續說道:“明榮明芹至今也看不出有長進的樣子,二伯嫡系血脈若是隻剩下明芙明蓉,祖父未必願意看見。
明芙明蓉即使是女兒身,但性子並不軟弱,若明芙知道分寸的話,籠絡住張家人,那以後義忠王府總不會真的徹底沒落了。”
說起這個,明宣就覺得十分奇妙。
他仔細研究過本朝的規矩。不由懷疑老祖宗是不是穿越者,因為本朝不少規矩十分開明,然後到了這時代,不僅取代歷史上的明朝,建立了大周朝,又是得道飛昇,成了神仙。
這些且不說,本朝宗室對宗室女和皇室女是非常優容的,本朝防備宗室參政,但對宗室女以及女婿卻不防備。
所以京中很多宗室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都會將女兒嫁給官場上的英才俊傑。
靠著姻親關係,他們也不至於地位衰退。所以宗室女們未出嫁前在家中地位一點也不差,他們其中不少兄弟們都盼著姐妹出嫁後,能幫襯著孃家。
比如自家祖母,便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例子,祖母出嫁多年,如今在勇王府的話語權也並不低,大事小事,祖母都會出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宗室中也不乏有宗室女出嫁後,利用夫家的影響來提高孃家地位的人。
本朝許多遠枝宗室在這樣被防備的情況下,仍屹立不倒,宗室女在其中的作用不小。
這也是昔日明宣沒恢復男兒身時,整天叫嚷著‘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話,卻沒有人敢嘲諷或說閒話的真正原因所在。
你要真出頭,小心這些影響力不小的宗室姑奶奶們找你的麻煩。畢竟宗室女真的做出了不小貢獻。
說實話在不知道這些以前,明宣一度以為自己的男兒身才是眾人態度的關鍵。
所以明宣懷疑,既然二伯寡人有疾,二伯兩個庶子又完全沒有成器的希望。
所以祖父會不會先培養起明芙明蓉,給他們一門好親事,讓他們將來成長起來後,從義忠王府的後人中挑選比較成器的子弟,然後再傳下去。
當然也有可能明芙明蓉因為不喜明芹明榮,就對孃家置之不理,畢竟他們兩人再如何也是二伯唯二兩個兒子。
但明宣認為這不太可能,明蓉且不說,明芙是個理性的人,知道怎麼做對他們姐妹有好處。
宗室女特殊的地位也是需要他們付出,而非單方面收穫的。
只唯獨一點,明宣十分好奇,“祖父為何選張家,兒子聽說張家對明芙明蓉的母親頗有微詞,據說明芙的外祖母都因為巫蠱之禍氣的病逝了,他們不會遷怒明芙嗎?”
皇后搖了搖頭,道:“你說的只是謠言,但凡做母親的,只會為兒女憂慮,也不會讓兒女落得個氣死長輩的罪名,這應該是張府為了撇清巫蠱之禍的罪名,也為他們自己贏得一點生機,故意這麼說的。”
明宣被嚇得‘嘶’得一聲,深吸了一口氣,十分驚訝。
新皇見狀便對明宣解釋道:“這些世家大族行事慣是如此,為了保全家族,犧牲點名聲都不算什麼。
不過此事張家確實沒有參與其中,再加上張家到底地位不低,所以父皇和你祖父都沒有對張家下手。”
明宣自然看得出父皇怕自己心中有芥蒂,才這麼說。
所以明宣只是說道:“兒子知道其中道理,說到底,二伯母只是一介婦人,被奸猾小輩蠱惑了,才做出了錯事,情有可原。”
雖然這麼說,明宣也覺得憋屈,但現實如此,他也有諸多顧慮,不說別人,張家能在這麼大的風波之後還能站穩腳跟,他家門生遍天下也是原因之一。
還有他們家的姻親故舊,榮國府賈璉的母親便是出自張家。
這也就罷了,最重要的是,明宣好歹念著明芙明蓉兩姐妹,他們倆對明宣也不差了,總不能把他們姐妹倆的臉面扔在地上踩。所以明宣難免有些心軟了。
喜歡紅樓之一代聖君請大家收藏:()紅樓之一代聖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