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趙氏和王氏,太子還是比較尊重的,特意推了不少事情來見兩人,一番回憶往昔,噓寒問暖之後,王氏和趙氏兩人對了一個眼神,就把剛才孫氏的反應告訴了太子。
太子聽了不置可否,只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又對兩人笑道:“兩位嬤嬤回去以後記得督促子孫讀書習武,求知學院那裡每年都會招收學子,兩位嬤嬤可以讓子孫去報考,以後也有個好出身,不管是去考科舉,還是從軍,都有好處。”
一聽這個,趙氏和王氏大喜,連忙謝恩。說實話,一個家族能不能出息,更多的還是要靠男丁的,有了太子這些話,將來他們子孫進了學院,相當於已經被主子記住了,以後出頭也容易許多。
太子擺了擺手,讓兩位嬤嬤起身,又說道:“明宣的脾氣不好,嬤嬤的孫子進了學院,可莫要落下了功課,前幾日我聽明宣說,學院裡已經有超過三十個學子,可能會留級。”
趙氏和王氏聞言有些惶恐不安,就是鬧不明白,這個留級是什麼意思。
太子給他們解釋道:“求知學院是四到六年的學制,不過若是留級的話,相當於這一年的書白讀了,比其他學子要多讀一遍,說出去名聲也不好聽。”
一聽這話,趙氏和王氏也緊張了,心裡思慮該多督促一些孫子的功課了,他們在外人眼裡本就佔了太子的光,要是還不成器,名聲只怕是更差,別說為家族爭光了,怕是太子也會對他們失望,那就不是好玩的了。
......
關於這個留三十名左右的學子留級的決定,明宣早在一開始便有了想法。因為一開始學院的學子們,其實有不少都是靠著家世或者其他僥倖進來的,還有一些學子們,來學院以後,心思都沒放在學習上面,這第一年學了多少東西還真不好說。
明宣寧缺毋濫,自然不肯輕輕鬆鬆的給這些人放水,故而就想出了這個辦法。
其實明宣在宣佈預計會有三十人留級時,便預料到會引起不少風波。畢竟這相當於宣佈這部分人在學院算是後進生,連太孫都放棄了這些人,將來到了官場上,提起這些事,只會是汙點。
這讓學院所有學子都緊張起來,誰也不認為自己會沒有一絲危險。尤其是那些這一年來,幾乎是混著玩來的,更是緊張的撓頭皮。只恨不得時光倒流,把那個不專心上課的自己給捶醒。
因著明宣提前宣佈,離下個學年還有幾個月時間,就為了督促這些人學習,也是給他們一個緩衝。
至於考核的標準,不得不說,明宣一開始使用的打分製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按照各門功課,以及學習的進度對個人進行打分,能杜絕很多疏漏。
更甚者,明宣覺得,這個淘汰末位制,可以成為常用的制度,給這些覺得一步登天的學子們一些危機感,更有利於他們集中精力學習,而不是在其他方面。
而這個淘汰末位制,在學院外邊也引起了一陣風波。且不說太子對這個制度也頗感興趣,覺得若是用作吏部考核官員時,實行末位淘汰制,用好了說不得也能一改朝廷風氣。
太子特意根據此寫了一封奏摺,可惜建元帝對此不可置否,覺得太子太激進了些,把這個奏摺留中不發了。
太子倒沒有對此有什麼不滿,他並非愣頭青,知道眼下其實有類似的規定,可惜不被大多數官員所喜,就慢慢被廢止了。這個摺子,只是先吹吹風罷了。
而正是因為有了太子這一出,很多人都關注到了求知學院的末位淘汰制,不同於對太子奏摺的曖昧態度,朝廷上其實有不少人贊同學院此舉。
其實朝廷裡明眼人並不少,知道朝堂愈發糜爛,有不少問題存在,可惜沒人敢直接挑破,連太子也是淺嘗輒止。
不過但凡有些上進心的人都明白,這種制度好處並不少,他們想的是,學院的那些學子,將來進了朝堂,受到學院裡的風氣,將來應該不會像如今這些官員們,不求上進。
慢慢由這批學子們改變朝堂風氣也是好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故而京城最近不少紈絝子弟都老實不少,一個個都被拘在家中讀書,或者在學院裡苦讀,誰都看出來太孫對學習成績的重視,上有所好,沒人敢忽視這點。
其實這會兒明宣當機立斷,收了四百名學子入學的法子已經奏效了。這四百名學子裡,其家族親屬,可以牽涉大半個朝堂,比起國子監的閒置,已經成為某些人鍍金的地方,求知學院被視作另外一個國子監。
故而也沒有人對求知學院這個擺明了會培養出將來朝堂上大半人才的地方有什麼牴觸之心。
而明宣實質上,已經擁有了影響大半個朝堂的能力,作為這點,身為明宣父王的太子也看得清楚。
故而太子最近也學乖了,他把自己很多想法都慢慢灌輸給明宣,讓明宣影響這些學子們。
不只是太子,連朝廷上不少精明的大佬們也發現了這點,不想失去話語權的眾人們,開始了和太子打交道的日子。
企圖讓太子同意去學院傳播他們的理念想法。
太子自然不會輕易同意,在太子眼裡,這些學子們,儼然成了一個必須抓在手裡的寶貝。
而且太子擔心,自己若是太過猖狂,會讓父皇不滿。
故而在求知學院第一屆學子們,完成他們第一年學業前,開始最重要的一場考核時,太子十分有眼色的請建元帝出考核的題目。
就如同科舉考試時,最重要的一場殿試,需要帝王親自出題一樣,除了是參考的學子們的榮耀一樣,也是建元帝在求知學院影響力的體現。
太子並不擔心建元帝對求知學院留下的烙印太深,只擔心建元帝會不喜學院。
喜歡紅樓之一代聖君請大家收藏:()紅樓之一代聖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