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發了話以後,幾人也不敢當玩笑話,對此十分上心。尤其是他們幾人中,除了張方愚謝志淵外,其他對太孫都不太算十分了解,更不敢大意,生怕做事的時候不小心惹了太孫不高興,沒了好印象那就吃虧了。
故而還算精明的幾人,腆著臉留下來到張方愚這裡打聽訊息。至於為何不找謝志淵?俗話說柿子都找軟的捏,這話糙理不糙,比起看著有些不好接近,態度高冷的謝志淵來說,張方愚在學院裡,留給大家的印象還是十分親和的。
就是學院裡的夫子們,最為青睞的也是張方愚,不是因為他的家世,而是因他的課業在一眾學子裡也是十分出色,少數有人能及。比起太孫來也不遑多讓。
在學院裡,太孫也屬於那種名列前茅的,但礙於身份問題,誰也不會信太孫將來會在學問上有多鑽研,聖上和太子怕也不會允許,所以張方愚也算是承受了雙倍的期待,在外人看來,張方愚就很受重視了。
當然這都不是眾人對張方愚如此態度的主要原因,這些人裡,就是張方愚家世好,其他人也不差,對待張方愚的態度可不是因為張方愚的家世背景。
要知道,朝廷上邊,和張方愚家裡不對付的也不是沒有,即使張家地位不低,比如霍光熙背後的南安王府,根本與張方愚背後的襄陽侯府尿不到一個壺裡。
可即使如此,在學院,霍光熙也不敢拿著敵視的態度對待張方愚,因為張方愚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太孫最為信任的同齡人,光憑這點誰也不敢怠慢他,更別說張方愚本身就十分優秀,讓人折服。
因著這一點,在求知學院裡,除了太孫以外,張方愚是威信最高的學子。
張方愚面對眼前幾張求知慾滿滿的臉,倒也沒有藏著掖著,道:“這競技比賽的專案,太孫說過要徵集大家意見,這點咱們倒也可以先放在一邊。
重點是如果舉辦這競技比賽,需要做不少準備,場地啊,參賽的人,還有太孫這態度應該是想把這個比賽辦成常例,以後要形成定例的,咱們可不能鬧笑話。”
張方愚這麼一說,其他人恍然,馮紫英不著痕跡的恭維道:“還是張兄想的深遠,太孫這麼一說,就立馬想到這麼多,紫英佩服!”
霍光熙聽了不著痕跡的撇了撇嘴,但也沒說什麼難聽的話,只是轉眼看向一邊的正沉思的謝志淵,問道:“謝兄可有什麼要說的嗎?”
謝志淵和霍光熙沒什麼交情,但也是同窗,見霍光熙問起,就道:“倒也沒什麼,主要是安全的問題,人多了,若是出了事,就不好了!”
張方愚一聽,也點點頭,道:“志淵考慮的沒錯,安全得注意著,不然......”
張方愚話中暗示的意思,讓除了齊和澤和沈佳寧兩人以外的其他人頓時瞭然,他們家世不錯,都知道當朝聖上有微服私訪的習慣,更別說當今太子對太孫的愛子名聲也十分有名,畢竟太孫也是獨苗苗,誰知道太子會不會心血來潮,來瞧一瞧太孫的情況。
雖說這兩位大周最為尊貴的兩個人出門肯定有不少人跟著,但為防萬一,若是真的在學院出了事,太孫不一定會倒黴,但他們是鐵板釘釘的罪名。
故而幾人的臉色都十分慎重,唯二不知情的齊和澤和沈佳寧,一個是醫藥世家出身的子弟,另一個是錦衣衛子弟,兩人察言觀色的本事從小就會,故而也不敢多嘴。
沈佳寧倒是有作為錦衣衛子弟的敏感,畢竟錦衣衛也有一部分護衛皇宮安全的職能,心中若有所思,也連忙說道:“若是安全的話,最好還需要找太孫安排吧!咱們這些學子怕是沒那個能力!”
這話一出,脾氣最爆的霍光熙臉色就變了,道:“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沒點能耐,只會讀書啊!”
沈佳寧一聽,臉色大變,只是不想得罪了霍光熙,到底沒反駁什麼。
霍光熙看不清楚形勢,張方愚卻覺得沈佳寧的話對自己的脾氣,說白了,就是霍光熙有這個能耐,十成十的也肯定需要背後的家族幫忙,可問題是當今太子和聖上會不會信任南安王府還不一定呢!
這話不好說出口,但其他人都明白霍光熙說這話是逾越了,馮紫英有些幸災樂禍,清了清嗓子,道:“霍兄這話說的,佳寧說的也沒錯,事關安全的事情,還是要小心一點比較好,實在不行,我回去問問我父親,他知道的比較多些,術業有專攻,霍兄就不要胡亂往自己身上攬活了!”
這話一出,霍光熙的臉一陣青一陣白的,他也反應過來,先前那話,要是馮紫英說,還算可以,畢竟馮紫英的父親馮唐,乃神武將軍,掌管著皇宮禁軍,守衛皇宮。
而他呢,南安王府向來不太受當今待見,與太子一系也無特殊的關係,他說的話顯得倒是有些居心撥測了。
霍光熙勉強扯了扯嘴角,說道:“紫英提醒得對,是我衝動了!”
馮紫英聽了卻看向沈佳寧,對霍光熙說道:“霍兄,佳寧提醒的你才是,可不要謝錯了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佳寧不是沒有自己的傲氣的,他以錦衣衛子弟的身份,在學業上也是十分優秀,比起霍光熙這個紈絝子弟自認優秀很多。
可霍光熙這個人,既不能在學業上有多出眾,倒是仗著家世在學院裡橫行霸道,沈佳寧覺得憋屈,但為了家人,也不好得罪對方。
但眼下見霍光熙眼神裡的利光,沈佳寧忽的有些不好的預感,緊緊攥住了拳頭,然後回道:“馮兄說笑了,霍兄也是想盡一份力,畢竟這是太孫交代下來的事情。!”
馮紫英見自己好似連沈佳寧都有些得罪了,不由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虛自己的得意忘形,忙笑道:“佳寧這話說的,你家裡是世代錦衣衛出身,肯定比我和光熙兩個半吊子要好得多,接下來可莫要藏私啊!”
這話一出,霍光熙倒也不好發火了,他終於想到錦衣衛在本朝的地位是來源自哪裡了!不說別的,與南安王府同時四王八公中的西寧郡王家裡敗落到如今這樣,據說就是錦衣衛的人查到了西寧郡王在西北不老實的證據,若非聖上寬容,怕是如今西寧王府早就飛灰湮滅了,那還能活到現在。
連他們南安王府,屁股底下未嘗也乾淨,上趕著得罪錦衣衛這是找罪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