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嶽這兩天琢磨了好久,怎麼的也要過來瞅一眼,總比不知道怎麼死的要好。
坐在歐陽明的賓利歐陸裡,鐘嶽體會了一把富家公子的奢侈感。同樣都是四個輪子的代步工具,聽這愣頭青說,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三百萬,是他十八歲的成人禮物。
鐘嶽不由回想起自己十八歲的時候,好像他父親煮了一碗麵,外加兩個煮雞蛋,帶到學校裡的時候,面都坨在了一起。
“嶽哥,你去拍賣會幹什麼?你也有感興趣的東西要買嗎?”
自從那晚鐘嶽接二連三的手段,已經讓歐陽明徹底折服了,第二天大清早,就端著早餐站在鐘嶽房門前,搞得鐘嶽一頭霧水,這小子翻臉比翻書都要快。不過這個有錢的小弟還是有點用處的,至少出門用不著鐘嶽花錢打車了。
“我不買,就看看。”
講真的,要在拍賣會上以小博大,撿漏,那純屬是不可能的。能上得了拍賣會的,大多都是斷代清晰,藏品來路正當的合格品,除了考慮其市場價值外,還有之後的收藏熱度,以此作為藏品是否具有入手的判斷指標,這跟古玩市場撿漏是兩碼事。
鐘嶽問道:“對了,你爺爺今天親自來參加拍賣嗎?”
“應該不會,一般都是我二伯過來。”
“嗯。”
鐘嶽心裡明白,雖然前些天他講了這麼多,在歐陽開山心裡,還是已經篤信這幅作品的真偽了。堯舜拍賣這幾年的信譽也不錯,所以請幾個老朋友現場過過眼,如果沒太大的問題,也就頂多是多花錢錢拿下。
另外拍賣會上過程非常快,根本沒有可能讓參加拍賣之人近距離觀察或者是考慮的時間,大多數藏友都是提前在畫冊上下功夫,拍賣會上也就僅僅是喊價、競價,沒有其他過多花裡胡哨的東西了。
“嶽哥,你們家,是不是那種山溝裡頭,那種隱世不出的大家族?你那些長輩,是不是都是那種大書法家?就是不稀罕什麼書協啊,獎杯啊的虛名?”
鐘嶽靠在皮椅上,看著車窗外倒退的行道樹,“沒有。我爹就是個果農,你想多了。我家現在就我一個人。充其量還算有個師父和師兄。”
“……”
歐陽明臉上閃過一絲失望,這和他看過的畫風不對啊,不過旋即又和另外的畫面感對接起來了。
“我懂了,那你師父一定就是世外高人,就像是令狐沖,是不是這樣?”
鐘嶽有點頭疼,之前歐陽明在他眼裡如果是個眼高手低的低能兒,那麼現在簡直就是一個愣頭青外加話癆。
“你能不能好好開你的車,別整這些有的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