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山溝書畫家 > 第一五四章 風雨大作

第一五四章 風雨大作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規劃大宋 天師幫幫忙 來自一位聖騎士的愛戀 小山賊 黃泉甜品店 一朝悲歡 二倍失控 明朝大忽悠 超會演戲的我現在重生了 領主故事 漢騎雄風 萬界科技系統 異世原始社會領主 抗戰之泣血殘陽 從主播到救世主 附身物語 代漢 女神的貼身高手 低手不凡 大宋忽悠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法,講究天人合一。

有些傳世之作,往往便是在這樣的狀態下誕生的。一代書家,有些代表之作,讓他第二次再來寫一遍,就沒有原先的感覺了。諸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那是在有多悲痛的情況下所寫的?

這種情感的醞釀、宣洩,天、地、人,三者合一,只有這麼一回。

《蘭亭集序》,便是在曲水流觴,蘭亭賦詩,這樣的歡快場景下應運而生。就連王羲之本人,在那日之後,再也無法達到蘭亭集序這樣的神助之作,將此作品視為珍寶。

可想而知,這幅作品,是有多麼難能可貴。

鐘嶽看著演化而來的場景,轉身入室,準備創作了。那人還算是有點良心,給鐘嶽帶來的是雲母熟宣。如果是普通的生宣,鐘嶽估計得抓狂了。工筆山水畫,太注重細節,如果用生宣,顏料暈染開,整幅畫就作廢了。

這幅畫,鐘嶽並不是打算用寫生的方式,現在意義上的寫生,其實是從西洋畫法之中借鑒而來,以至於現在的國畫技法,也變相地注重寫生了。

然而古代並沒有如今定義上的寫生技巧。很多畫作的誕生,或是在行舟途中而畫,或是在家中而畫,靠得不是眼前看到的景,靠的是什麼?

心中有山壑。

這便是國畫的精髓了。畫作的誕生,是人與自然精神的交流,而非視覺上的感官記錄。

為什麼總是稱國畫為寫意畫,就是因為國畫蘊含的,就是文人的精神,是意志的載體,所以才稱之為寫意畫。

畫室之中,稍有人進來。由於還沒開學,並沒有作品要上交,大多數學生還享受著暑期的尾巴,偶爾過來湊熱鬧的同學,看到窗角那畔的大桌前站著的鐘嶽,先是一愣,繼而露出一副憐憫之色,搖頭嘆氣,呢喃自語道:“又是個不怕死的啊……”

鐘嶽已經開始拿一支小毫,開始作畫了。

山水畫之中,可以有人物嗎?

自然可以,然而山水畫中的人物,又與人物畫中不同,講究的是一個意象。

或許寥寥兩筆帶過,你甚至可能看不清此人的五官面貌,身形體態,然而代入到此畫之中,你卻能詫異地發現,你居然有了情感上的體悟。

這便是大家手筆了。

西方畫派,更注重技法,然而國畫,所有的技法,所有的色彩,都是服務於同一主旨。

那便是意向。

一幅畫,你到底要表達什麼?

是隱逸閑適,還是心中憤懣,亦或是歡快自得,等等,這就是國畫的精髓了。

鐘嶽的線條,蘊含了神人九勢的筆法。對于山水草木,更加是得心應手。紙上的線條,即使是未成畫像,都能感覺到,這幾筆,到底是在畫什麼。

流水潺潺。

墨韻之中,鐘嶽的筆法不斷變換。

水是無相的,卻最能夠從中看出氣勢來。

曲水流暢,鐘嶽筆下的水,不急不緩,似乎恰好就是這樣一個速度,能夠讓承載酒杯的荷葉慢慢漂流,在文人雅士之間橫生妙趣。

如果這時候有現當代國畫大師站在一旁,定然會覺得鐘嶽驚為天人。

用筆如此老辣,以至於整幅作品還未填色,便已經氣勢顯露。

屋外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已經雷聲隆隆,一場狂風暴雨,在醞釀著。

鐘嶽放下筆。

走過去將日光燈開啟,準備上色了。

這幅作品,鐘嶽將尺幅侷限得很小,要在一個小時內完成畫作,如果尺幅放得很大,上色就要耗去很大精力。

蘭亭本來就不大,何必多此一舉?

鐘嶽這幅畫作,僅僅一個扇面的大小。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蜃中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