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文化館,如今已經向遊客開放。
作為徽州文化的承載,票價也控制地很低,本地市民可憑市民卡免費參觀,至於外地遊客,全天票價也才十五,算是窮遊的一大特色景點,每日的客流量也是很大。
鐘嶽在門口展示了一下市民卡後,便進入了文化館之中。
原本放在最顯眼之處的石碑展櫃,已經被撤了下來,隨之替代的,是一長排的老物件,鐘嶽走近看去,都是一些宣筆、宣紙以及徽墨的製作道具,不由會心一笑。
文化名城,這些隨之即將消失的手藝,才是文化館值得珍藏的,也能讓普通民眾知道,原來古代造紙、制筆、煉墨,都這樣的步驟。這一點,鐘嶽還是挺滿意張邵林這樣的做法的。
他不僅是學書法的,同樣也是制筆的手藝人,明白這些非物質文化的傳承,需要作出多麼艱苦的保護。將這些放在文化館內,雖然不能真正將這些手藝傳承下去,但是至少,能讓人知道這些文化。
不至於等再過了幾十年,小孩子問起來,媽媽爸爸,這個紙是怎麼來的啊,你只能苦笑地說,是從造紙廠來的。
雖然改進得很不錯,但是問題來了,他家那塊石碑,去哪兒了呢?
“你好,我叫鐘嶽,過來找張館長。”
一樓巡視的工作人員瞅了眼,這麼年輕的小夥子,不像是領導幹部啊,“你找張館長有什麼事?”
“是張館長讓我過來的。”
工作人員拿起對講機,嘀嘀咕咕了兩句,“你先等一下。”
過了兩分鐘,對講機那頭傳來訊號,“帶到三樓辦公區。”
那人一愣,立馬微笑著說道:“這邊請。”
兩人穿過一號展廳,從一側封閉的工作專用通道走進去。工作人員拿出鑰匙,開啟了門,“等電梯下來,您直接進去就好,三樓是禁止遊客上去的,所以這扇門待會兒會關閉,您若是要出來的時候,請和三樓的工作人員說一聲,這樣我會在這裡給您開門。”
電梯的門開啟,鐘嶽微笑道:“好的,謝謝了。”
鐘嶽走進電梯,裡邊是沒有按鈕的,是一部直達電梯。
電梯門自動關上後,便平穩地上升了。
叮!
電梯的門開啟,鐘嶽單肩揹著包,走出了電梯。
張邵林微笑地看著鐘嶽,說道:“來了啊,這邊過來。”
“好。”鐘嶽掃了一眼,一個文化館,居然還有這麼多部門、保安,搞得跟什麼秘密大集團似的,真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不過也對,事業單位嘛,養多些閑人,不然怎麼吃納稅人的錢呢。
鐘嶽跟著工作人員,繞到最中間的會議廳。
“您稍等。”
工作人員輕輕敲了門,將門開啟。
裡邊傳來,“帶進來吧。”
“鐘先生,裡邊請。”
鐘嶽跨進了會議廳,裡邊的空調比外頭還要涼,他這個火氣旺盛地年輕人,都不覺打了個寒顫。
巨大的長圓桌邊,零星坐著十來人,空調打這麼冷,裡頭的人自然是穿著外套。鐘嶽掃了眼,除了幾個穿西裝的中青年外,還有三個人,穿著舊款式的夾克,一個不戴眼鏡的,頭發花白,兩隻眼睛卻格外有神。
另外兩個都帶著厚厚地老花眼,金絲框的,手裡的鋼筆百無聊賴地一拿一放,抬頭看向進來的鐘嶽。
張邵林微笑地說道:“這是鐘嶽,也是那塊魏碑的捐贈者。鐘嶽,這是省裡的歷史文物鑒定組,這位是章專家,這位是黃專家,這位呢,是負責工作的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