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這樣,倒不如把這鋪子給賣了,好好的拿著錢過日子。當然,周秀蘭不是人家老太太,不好說什麼,但是心裡卻是對這老太太的子女十分的鄙夷。
他們小時候老太太把他們撫養長大,怎麼老人家到老了,他們反倒是不管了呢?
不過王彩琴夫婦和俞國強的速度很快,很快就跟隔壁的人家接洽了。周秀蘭隔壁那兩間都是平房,現在俞家算是有點錢了。
長房有兩份收入,一份是俞國正兄弟幾個做蔬菜大棚的收入,還有一份是王彩琴母女兩人做早餐店的收入,以及夫婦兩人多年的積蓄。
俞國強就一個人,積蓄差不多也用光了,畢竟他曾經還出過一次小村子,去了香城那麼遠的地方。
何菊香又不是一個會省錢的性子,所以用錢特別快,基本上除了剛掙的錢,俞國強是沒多少積蓄的。
這蔬菜大棚掙的錢,分的也不算太多,所以只能買平房。
這個時候就顯得二房隔壁的兩家都是平房的好處了,因為平房的價格便宜。
二房那個房子當初買下來將近一萬塊錢,要七八千呢。可是左右兩間平房,三五千估計也不用。畢竟也就是門面值點錢,其他的能值什麼?
那老太太的兒子們都來了。
原本週秀蘭還以為這老太太是沒子女的,畢竟這不是自家的事情,所以她雖然心裡琢磨著那家子女沒良心,也沒有去管別人家的事情。
卻沒想到那老太太不僅有兒子,還有三個兒子。
所以周秀蘭就更加憐憫那老太太了。她的三個兒子看上去穿的都人模狗樣的,可是一個個對這老太太似乎都沒什麼感情。
來半天了也沒進屋,就跟俞國正夫婦兩人談價錢,看那個樣子,三個兄弟都想分錢,那這個價格太低了肯定就不行。
可把王彩琴氣得不行,原本她也沒想過要欺負一個孤寡老太太,自己雖然有點自私,可是也沒到這種缺德的份上。
這鎮上的房子是個什麼價格,他們家就可以用這個價格買這房子的地皮,反正都是要推掉重建的,房間原本是個什麼樣子他們也不在乎。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那葛老太的兒子們竟會提出各種要求,最過分的是,他們不知道從哪裡打聽的二房的那個房子當初買來的時候是七千塊錢,所以他們兄弟三人就咬死了七千,少一分都不肯賣。
王彩琴恨不得把這黑心肝的兄弟三人罵死!
二房的那個房子是四層樓,而且位置的確是好,裡面的裝修,地基還有建造的材料各方面什麼都好,所以即便是在這個小鎮上,也值七千塊錢。
但是他們這是什麼房子?
就是木頭搭建的一個小破房子,也就是位置好。這樣的房子要是放在鄉下,就是白送王彩琴都是不稀罕的。
俞國強的運氣就好一點,也是俞國正兩口子讓著他,因為都是買地皮準備自己建造的。葛老太這邊的房子要稍微好一點。
還住這葛老太,但是俞國強那邊就不是,房子都要塌了,就算不賣了也沒什麼用,更不能當門面。
這原主人如果要弄個門面出租,還要投入金錢。
但是那原主人估計也看不上小鎮,就算是小學門口又怎麼樣?一個小鎮的小學門口能有多大的出息?
所以就一直讓那房子坍塌著。俞國強找人去打聽,價格很快就談了下來。本來就是按照地皮的價格買的,就花了一千塊錢,直接就過戶了……
俞國正這邊卻要多磨很長一段時間,葛老太的幾個兒子明擺著要把葛老太最後的一點利用價值都給吸幹,一點都不肯讓步。就是要這麼多錢。
少一分都不幹。
沒辦法,王彩琴和俞國正甚至想著,要不就換一家算了。
不過如果跟二房三房不是連在一起的,還要隔著這樣的一戶人家,你說多膈應不是?
那是要多膈應就有多膈應。自從王彩琴和俞國正要買這葛老太家的房子之後,葛老太的鋪子也關門不開張了。
她三個兒子整天到這邊來晃悠,一開始,俞國正和王彩琴還是站在被動的地位。畢竟那房子是葛家的,人家捏著籌碼,可是時間長了,見俞家人不肯讓步,似乎因此退而求其次的時候,他們就著急了。
葛家的三個兒子其實也是明白人,葛老大在鄉下種地,葛老二和葛老三都在縣城打工。
鎮上的這個房子還是當初葛老太孃家的房子,葛老太也是可憐,她原本有個弟弟,只是還沒等娶親就夭折了。
就只剩下她這麼一個女兒,這鎮上的房子也就成了她的了。
她一輩子生了三個兒子,掏心掏肺的對他們好,把他們拉扯長大,可是誰知道三個兒子長大以後誰也不肯贍養她。
老太太也是一個有氣性的人,一氣之氣就跑到了孃家老宅這邊住著,自己開了一家小鋪子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