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南梁舊事 > 第一百零一章 哀江南2

第一百零一章 哀江南2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皇貴妃她總在吃醋 延禧攻略容瓔(gl) 妖孽世子,放肆寵 玉佩生物工程 絕色醫妃:鳳凰傾天下 星際第二導演 純情女僕 這位王爺你醒一醒 地主家的傻夫君gl 繁華人生 全世界都是神助攻 戀戀不忘 三國之見龍袍披身 替身萌妻 同居這件小事 BEAUTY QUEEN 王牌戰兵 紅樓之賈赦教渣渣 【冰九】意在尋死 嗅覺

王僧辯賬下武將出言罵其悖逆。王偉面不改色,冷傲對那武將道:“汝為莽夫,不讀書,不配與我交談。”那武將羞慚而退。

王僧辯冷笑,命武將唾其面。

又變色罵王偉道:“好個厚顏無恥的讀書人。你平生所學俱為屠狗宰牛、雞鳴狗盜、奇技淫巧之術罷。你若也讀先聖先哲之書,怎能行下這許多為虎作倀、危害蒼生社稷之惡事。你若自稱讀書人,只讓天下讀書人羞煞。若天下讀書人都如你,我倒要祈有霸主學那始皇帝,將爾等讀書人盡數坑殺。讓你在黃土之下,反思何為忠君大義,何為道德慈悲,何為獨善其身,何為兼濟天下。”言畢,呼人將王偉帶出,烹煮於市。時京口市民均久受賊眾荼毒,無不拍手稱快,爭相分食其肉羹。

而侯景逃至會稽後,陳霸先所部亦進軍吳郡。謝答仁等抵擋不住,節節敗退。侯景見無路可退,便他帶幾十親信,乘大船自句章入海。意欲由東海域北上逃亡至北地海域。海上風浪大,船小人多,有覆沒之險,隨從多有抱怨。侯景為買人心,當眾推自己兩幼子下海,只道,今船有超載之險,寧可捨己子,不捨隨他出生入死之弟兄。

然而,船至長江海口時,隨從趁他睡覺,調轉船頭,駛入長江。侯景醒後發現,隨從辯解道,廣陵據說還在郭元建之手,可往投奔。侯景大疑,兩廂起爭執。侯景隨從拔刀將他砍死後,上岸投奔了最近王師。時王僧辯部將徐嗣徽受降了這些人,便用鹽醃漬了侯景屍體,送至京口。王僧辯將侯景屍體大卸幾塊,其中首籍遞往江陵,手足遞往北齊鄴城,身子遞往建康。

賊首侯景死無全屍、屍骨分散各地。身後亦斷子絕孫,他在北朝所生五子,長子被原東魏大丞相高澄剝皮油烹,其餘四子俱被北齊皇帝高洋油烹。北朝以暴虐殘害其子,此是侯景為人可憐之處。然而其在南朝所生兩子,卻被自己推入大海,此是侯景為人可恨之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幼子損己之時可殺,此謂禽獸不如,也定將視他人幼子如草芥。存亡利益之前,方見人心,人心有時不如獸心。可笑南朝竟被這人面獸心之人扼住喉嚨。時人常將侯景比作項籍,均視為殘暴好殺之人。然項籍且尚有報國仇家恨之心,所行誅滅暴秦,征服諸侯,尚可謂時勢所造梟雄。而侯景自北反南,均出於賭自家活命之心,又視他人性命如草芥,如此蠅營狗茍之輩,實是鑽營時勢之隙的小人。小人可掀大禍,唯在偽君子之國度可見。

太清六年四月,隨著侯景被分屍送往各地,賊亂漸平。而南朝天下卻無主。時建康朝臣勸進晉南王,江陵眾臣再次勸進湘東王,襄陽眾臣亦勸進嶽陽王,cd眾臣勸進武陵王。

<101nove.d率先稱帝,改元天正,立世子圓照為皇太子,其餘諸子均封王。武陵王蕭紀經營蜀地十七載,廣積糧食,厚有財帛,馬匹鹽鐵物資亦豐富。且蜀地為險要腹地,故其稱帝後,眾王僅遣使書信譴責,而不能奈何。

而此時江東,王僧辯所部鎮守南徐州北部京口幾地,陳霸先所部收複東揚州,盧奕所部據守西江線,徐子瞻所部戍衛京畿。再加上原已被青雲王師陸軍收複大部的南豫州。江東京輔之地,已基本平定。

晉南王蕭黯於京城坐鎮理事。百官聯名上表,勸進蕭黯為梁王,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承製。蕭黯再三推辭不過,便堅決不受梁親王爵。只接受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承製三項,以便意行軍政要事。

蕭黯承製後,封陳霸先為南徐州刺史,兼領交州刺史。封盧奕為廣州刺史,兼領南豫州刺史。封徐子瞻為東揚州刺史,兼領衡州刺史。封歐陽瑋為江州刺史,歐陽屹為尋陽太守。亦封王僧辯為郢州刺史。幾欲封岑孫吾為尚書,為其正名。岑孫吾堅決辭讓,最後只領晉南王國相長史之職。

湘東王蕭繹在江陵聽聞蕭黯承製之事後,急遣使至各地。也以承製之權,大行封賞,將陳霸先等俱封為公爵,開府儀同三司。而所領各州實職與晉南王所封卻各不相同。而此時,南朝州郡、官制因幾番廢立,已亂久矣。各人頭上職銜複雜,只以實際所佔之地為主。

100

且說晉南王不斷遣使至江陵索要樂梁王等歸建康,湘東王亦不斷遣使,要求晉南王先撤出建康乃至江東四州,後方譴質歸。晉南王妥協遣使,言先歸質,後必退出建康。湘東王仍堅持願意。兩廂互不相讓,已近交惡。只因前盟約束與形勢權衡,尚未撕破臉皮。

早前,湘東王向齊遣質子稱臣,江陵與北齊一直互使通好。湘東王便授意使者去往鄴城,遊說齊帝高洋出兵攻打建康東北部秦郡。秦郡屬南兗州,南兗州又是自南徐州分置出來,向來受南徐州節制。蕭繹信中言,北齊若出兵,王僧辯於南徐州京口必會自東向西出兵相助。事成後,王僧辯駐建康,南兗州北岸盡歸北齊。

高洋接蕭繹此信後,有意出兵。而北齊朝臣多人反對,道南朝王師剛複京畿,軍力軍心大盛,民心亦歸順,不可強犯。且湘東王此借刀殺人之計,勝敗皆可退,卻置北齊於不義之地。然而,北齊皇帝高洋,認為時機難得,仍一意南下。當時侯景旗下大將郭元建與侯子鑒,在侯景死後,均投奔了北齊。侯子鑒自建康逃亡時,還帶走了傳國玉璽。故其投降北齊後,傳國玉璽亦歸於北齊。

高洋任命郭元建為帥,統兵一路。又派北齊悍將潘樂為帥,統兵另一路。兩路大軍,浩浩蕩蕩逼近江東。湘東王蕭繹見北齊大軍至後,遣使至王僧辯處,告之務必等北齊大軍渡江與晉南王師交戰廝殺於秦郡南,方可出兵襲佔建康。

北齊此番突然出兵,陳霸先部遠在東揚州南部,便先派徐子瞻部京畿戍衛部隊先往迎敵於江北,又急調盧奕所部水師自江線東下阻擊北齊兵於江線。

而就在北齊出兵逼近江東之時。東部西魏亦舉兵攻打漢中。漢中屬南梁州,歷來受益州節制。漢中是益州門戶,廣有良田人口,亦是中原要地。南朝有此地如刀置於北朝長安肋下,制約北朝長安不敢來犯。

侯景亂後,各地暴亂頻起,武陵王不出蜀。其治下益州所節度各州,如梁州、興州等地均各自割據。湘東王與嶽陽王勢力亦有所滲透。這漢中地先有湘東王所封南梁州刺史,後亦有嶽陽王所封興州刺史,而兩地刺史俱未能控制治地。待西魏來犯南梁州時,管理漢中者,只有一人,漢中郡太守宜豐侯蕭循。

蕭循本也是南朝常見的避世散淡太守,只因見國難之時,漢中紛亂,黎民遭難,不忍坐觀,才起身入世。蕭循沒有王霸之心,亦無黨無派,對湘東王、武陵王、嶽陽王均不依附,只想持險要庇護一方百姓。未想,守關中要地,其為懷璧之罪,竟被西魏大軍攻打。他立即向湘東王、武陵王、嶽陽王處發求援信。眼見地勢之險將被突破,諸王僅湘東王一人回複,卻是空頭任命其為南梁州刺史,一兵一卒未派。而守城所賴當地豪強亦各懷鬼胎。宜豐侯蕭循在絕望中投降。漢中北大片土地被西魏吞併,非但益州門戶大開,雍州、荊州亦如刀懸頭頂。而此時,據守益州的天正帝蕭紀卻屯兵兩萬於長江隘口,只為震懾湘東王,保自己偏安蜀地。而嶽陽王蕭察與湘東王蕭繹仍在荊州江北之地相持廝殺。

就在上游江北失漢中要地之時,下游江東卻抵抗住了北齊的重兵攻伐。徐子瞻與盧奕彙兵於秦郡合安鎮,擊潰了北齊郭元建與潘樂部,北齊軍未及渡江踏上南岸,即被剿滅。

湘東王蕭繹對北齊的大敗甚為失望,眼見王僧辯被困於京口,江東三州盡歸於晉南。荊州又有嶽陽在北,武陵在西,四方至困境。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離間不成反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