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南梁舊事 > 第八十三章 城破3

第八十三章 城破3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世子先別死,夫人有喜了 和離慘遭抄家?搬空渣夫去流放 天生孕體,嫁絕嗣世子多胎上位 她頂級白蓮,進宮嘎嘎亂殺 被逼做通房?我轉身嫁渣男他爹 渣男與人暗度陳倉,我與王爺明修棧道 夫君洞房花燭夜,她在亂葬崗被活埋 繼妹搶親探花郎,卻不知我也重生了 一棵荊柴 一線牽·星辰 一身反骨的暴躁乖小狗? 分界線 :未來的邊緣 GL 縣令夫郎愛養豬 發瘋臥底橫行星際[穿書] 鹹魚替身只想躺平 寒芒 徒弟掛了第二天又重生 總被NPC明戀是錯覺嗎[快穿] 無限旅途 樊青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太清三年三月,臺城被攻破,皇帝陷於侯景之手。噩耗散播各州,一時賊盜奸雄蜂起,尤以江州、衡州、豫州、南北徐州為最。州治下各郡,乃至各郡之下各縣均有暴民、奸盜,乃至豪強割據,地方大員武將傭兵自大者並起。

且說衡州刺史韋粲戰死後,衡州無主。臺城破城前,其治下兩郡已不聽州府轄制。各自徵民為兵、廣造武器,採購戰馬,不知做何心思。臺城城破後十日,郴郡太守蘭裕接到信報。他連夜整軍八千餘,任郡督尉為陣前將軍,舉兵南下,向五嶺方向進軍。隔一日,自己亦率五千親兵南下。

在衡州大軍南下之時,另有一隻嶺南軍隊正自南北上。此為新州刺史歐陽瑋所率領的新州兵。兩只部隊一自北翻越五嶺,一自南跨越鐵馬河,都朝著一個地方而去,正是嶺南嶺北交通要害江州始興郡城曲江。

曲江城收到的信報,晚於衡州郴郡,早於嶺南諸州。晉南王府司馬、嶺南軍府參軍陳文鸞接此噩耗,心知不好,便去往誠園與中殿夫人籠華相商。陳文鸞言皇帝落入賊手,南朝恐生大亂。江州向來地方豪強最盛,州府最弱,怕是各郡將亂,始興難保不受波及。意欲使太守顧淮增兵南雄,扼守住嶺南,只苦軍力不足。中殿夫人道,江州早晚必亂,只是未必從速。我更擔心嶺北郴郡蘭裕,如若領兵來犯,將勢在必得。如若始興被佔,嶺表俱歸之矣。陳文鸞恍然大悟,回郡府與太守顧淮相商。一是以太守令發始興幾城池縣鎮,言令把守關口隘道,任何軍隊若無太守手令不予放行;二是整合城內所能調動兵力,鞏固城池。陳文鸞又親書兩封信,一封遞與廣州督軍盧奕,一封遞與交州督軍父親陳霸先。請兩家迅速出兵,佔據始興要地。

然而縱使陳文鸞等料到衡州蘭裕可能出兵來犯,卻萬未想如此之快,幾乎不容喘息。衡州蘭氏所部在陳文鸞等接到京城信報三日後,便已翻越五嶺,迅速攻克最北軍鎮,兵臨曲江城下,幾乎有如天降。

蘭氏兵臨城下後,先派一士人攜書信孤身叩城來拜太守顧淮。顧淮便於郡府中接待此人,陳文鸞便衣坐於下首,喬做顧淮從官。蘭氏使者言,此番來兵並非衡州郴郡軍,乃是蘭氏私人部曲。此次前來並非為奪城池,而是為蘭氏女報私仇。如今,城外有蘭氏私兵部曲兩萬在前,且新州刺史歐陽瑋因是前平南將軍蘭欽故屬,出於義憤,率五萬大軍北上在後。此番,只要顧太守交出晉南王家眷,使蘭氏斬除晉南王身旁惑主妖女,便即刻收兵,退回嶺表。顧淮臉色蒼白,只看陳文鸞。

陳文鸞怒斥來使道:“平生從未聽過如此無恥之言!蘭裕身為一郡太守,飽食國祿。國難之時,不受刺史調令起兵,卻以私怨攻同僚君上。當日,蘭氏夫人意欲暗殺王府夫人,被國法所誅,實罪有應得。蘭裕蒼顱皓首卻為賊,將其兄蘭欽與蘭氏祖宗顏面丟盡,還敢來此大放逆言謬論,汙人耳目。”言畢,命人割去來使舌頭,放出城去。

陳文鸞又對顧淮道:“蘭氏在此京城陷落之時攻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絕不是私仇一語。乃是想據始興要地,扼住嶺南嶺北咽喉。我等上負皇恩,下負晉南王當陽公所託,必以抵抗。”又言:“我已寄書信於交廣求援。不出十日,援軍必到。我等只需守十日,圍城之困必解。”顧淮唯唯稱諾。

及到誠園,將諸事說與中殿夫人。中殿夫人沉思道,歐陽瑋雖在青年時期確受蘭欽舉薦得仕湘東王。但其為人持重明智,不見得此時會與蘭氏合謀。既蘭氏說歐陽瑋已出兵,也可能是響應晉南王討賊令,率兵勤王。應想法送信過去,言說大義。便是不能請歐陽瑋出兵救城,也可減少圍困壓力。陳文鸞答應。

然而,蘭裕重兵已將曲江團團圍住,此時莫說遣使送信,城內人插翅也難飛。陳文鸞手中守城軍士只有五百人,便強令召集城中高門富戶,將私人家丁部曲充做守城兵卒。蘭裕自使者被逐出城後,便開始攻城,箭簇如雨般落進城內。有新兵甚至不知如何躲避,中箭亡者不少。守軍兵力不足,且基本為新兵,無經驗,又心懷懼怕。陳文鸞常在城牆督軍。

蘭裕箭雨過後,又以雲梯攻城。陳文鸞便組織守軍以弓箭、巨石、沸油反擊。夜晚之時,蘭氏軍又以火箭入城,城中房屋被燒毀者甚多。次日,又以巨木、鐵槍、戰車撞城門,陳文鸞便集中弓箭手於城門還擊。陳文鸞又將兵卒分為二十四班,每班兵卒帶兩班家丁部曲,以言傳身教,督其戰勢。每班兵卒與雜使又分為兩組,用以輪值給養休息。又收各府家奴供應各城牆守軍飲食給養,使雜兵全部持兵器投入前線。又收各府伶人,於城牆上或鼓樂或吶喊,以壯聲勢,使城外不知城內虛實。陳文鸞在兵力捉襟見肘情況下,精細安排,強自支撐。

然而此時,曲江城內高門富戶,因陳文鸞強勢徵兵納物已有怨言。又聽聞蘭氏興兵乃為報私仇,更覺自家無辜陪人受難,此生內憂。而蘭氏久攻不下,部下多有傷亡,又懼交廣援軍北上,也自發恨。便聽旗下謀士建議,命兵卒開挖湞江,引湞江水灌城。曲江城牆乃是圓弧形,磚石間相契本不似其他城池堅韌牢固。經湞水一沖泡,城池岌岌可危。

曲江城內大水洶湧,民居倒塌無數,運送物資均靠舟楫。蘭裕攻城更加猛急,兵卒雜役傷亡巨大,陳文鸞不得已開啟郡府牢釋放罪犯充作兵卒。就在曲江城在兵圍水困、內憂外患中苦苦支撐,幾近絕境之時,廣州督軍盧奕親率一千騎兵,輕裝簡行,日夜兼程,朝曲江馳援而來。如此急行,最快六七日,可到達曲江。

且說廣州為何待此時才能發兵,要從廣州刺史元仲景說起。元仲景九月攜皇旨抵達番禺接任廣州刺史後,有兩大動作。一是採用諸如大擺豪宴、廣賞榮職等京中勳貴作派,拉攏放權於當地豪強高門。此舉與當時晉南王執政時大不相同。雖因岑孫吾與李聿澤等人掌政甚牢,未被撼動根基。然而廣州世家亦有動心於他者。二是,染指軍府。元仲景其人,原是北魏皇室之後。在魏孝武帝朝,曾出任大州刺史,督幾州軍政事,爵封平陽王,軍銜鎮東將軍,官拜尚書僕射。後因大丞相高歡篡政,被其不容,才投降於梁。此人在北朝,便如南梁諸皇子地位,爵位榮職實職於一人,而他自家又尤以武功見長。數年領兵,可鎮守一方,也可臨陣克敵。而他此次持節廣州,所帶屬官從人,亦多是跟隨他多年輾轉南北的親信武官。幸而聖上任命他為廣州刺史,卻並未任其將軍銜,乃是非領軍刺史。此為廣州一幸。因此他插手廣州軍務,便不能全然理直氣壯。然而他手下這些曾縱橫南北之人也著實非尋常之輩,非盧奕這個年剛弱冠的嶺南青年將領可輕易駕馭防備。岑孫吾幾番相助,盧奕在基層軍官兵卒中,非常受擁戴,尚可制衡應對。然而,若不是侯景之亂起,蕭黯討賊令至廣州,只怕廣州軍府早晚將全然置於元仲景之下了。

蕭黯討賊令,是同時發與刺史元仲景與督軍盧奕。岑孫吾明職為治中,收到的是私信。若元仲景此時以響應嶺南將軍討賊令為名,召集號令眾軍於麾下,岑孫吾與盧奕反而棘手被動。但奇怪的是,元仲景收到討賊令後,無動於衷,全無意起兵相和。岑孫吾心內大疑,後終於查知,有侯景使者攜侯景招降信至番禺刺史官邸。而且此來使是在嶺南將軍蕭黯討賊令到番禺之前。元仲景也確實曾秘召此使,雖不知相談資訊,但也可想而知。

就在岑孫吾查得元仲景有通賊之嫌時,督軍盧奕卻與元仲景於州府朝堂之上,直接沖突起來。因盧奕青年將領,氣血正盛,早在初聞侯景亂京之時,就已恨身在邊陲,不能救國難。見嶺南將軍討賊令後,更是決心起兵,隨主君救國難。然幾番請報元仲景協調糧草物資,元仲景均拖延不允。直到蕭黯已率康州兵啟程出五嶺,盧奕終忍無可忍,自高要前往番禺見元仲景。盧奕雖無根基、資歷尚淺,然自持正道大義,便出言凜然,對元仲景頗為不遜。二人在朝堂之上爭執沖突起來。元仲景屬下便斥盧奕辱罵上司,欲傭兵犯上。傭兵犯上,此為大罪。元仲景雖無領兵之權,卻當堂拘禁了盧奕,言將上書臺城請撤其職銜。然而此時,京城已被賊圍困,政令難出難進。所謂上書免職不過是虛,奪權軟禁卻是真。盧奕當堂被奪權,幾乎同時,軍府各部屬、各軍營便被元仲景部接管。盧奕臨時意氣之舉,卻是元仲景預謀已久之事。

此一意外,打亂了岑孫吾的計劃。岑孫吾只能先讓盧奕蟄伏,勿輕舉妄動,自己先與李聿澤穩定政權,又暗自修書遞往交州。岑孫吾此書,並非寄給交州刺史宗室曲江侯蕭勃,而是直接遞信與交州督軍陳霸先。信中言交州刺史蕭勃與廣州刺史元仲景暗附侯景,元仲景已奪盧奕軍權,請陳霸先堤防蕭勃。有餘力之時,出兵廣州。岑孫吾信中所言,交州刺史蕭勃聯合元仲景附逆之事,並非確鑿事實,只能說亦真亦假。因岑孫吾暗查元仲景附逆之時,查出了一個訊息,臨賀王派信使交接曲江侯,只此一句而已。然而此時蕭黯已率康州兵出嶺南,交州卻毫無動靜。岑孫吾只能假定蕭勃已附臨賀王,至少必心存觀望。他知交州督軍陳霸先,此人有膽識、重大義,必有勤王殺賊之心。且前次蘭杜兩姓軍府之亂,亦是當時郡督尉陳霸先發兵解圍,又賴晉南王蕭黯舉薦出任交州督軍。遂岑孫吾料陳霸先接此信,必會籌謀動作。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重生之後聽說徒弟們都暗戀我多年 大漢第一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