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女兒畢業後,也在本市結婚了,還生了兩個小孩,姐姐就每天幫忙帶孩子了。漸漸的姐姐來看媽媽的次數越來越少,雖然在一個城市,也是幾個月才來一次,上次來看媽媽還是中秋節,距離現在也三個多月了。
這兩年母親有些糊塗了,有時候來探望她的人都不認識了,經常喃喃自語一些沒人能聽懂的話,但唯一令男人欣慰的是老人認識他,一直都認識自己的兒子。
吳姐唏噓不已,不斷地誇男人的孝順,說男人的媽媽有這樣一個兒子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說男人的付出是多麼的難得。
男人說其實不是這樣的,有這樣媽媽才是自己的福氣。說自己小時候特別淘氣,上學時天天被老師找家長,他爸爸工作特別忙,他媽媽一直在家操持家務,每次老師一叫家長,都是她媽媽去學校挨訓,回來還要替他瞞著爸爸。後來他考上大學,也還是惹是生非,都是媽媽在後面收拾爛攤子,還有後面他結婚有孩子,媽媽都在不斷地付出,總之一句話,媽媽對他的付出比他現在付出的要多得多。
陳落聽得也是很感慨。說真的,老人在長期慢性病的狀況下,每年進醫院住院兩三次,還總進icu,這樣的老人能活十來年,這足以說明瞭兒子照顧得很好。
兒子很瘦,58歲的人把自己的收拾得很是利落幹淨,很多單身男人都邋裡邋遢的,但是這個男人不同,一看就很勤快、愛幹淨,難怪能這麼好的照顧母親,還會做飯。
更可貴的是,他能記得媽媽對自己所有的好,記得媽媽愛自己的一點一滴,這些他都深深的感恩,母子之間雙向奔赴的愛是那麼的讓人感動。
到了晚上8點多,陳落看到他也準備在椅子上睡了,還沒帶被褥,就那麼把一個雙肩包墊到脖子下面,打算和衣而臥。吳姐問他為啥不租個床,要不起碼也帶床被褥鋪在椅子上,起碼睡得能舒服些。
那個男人說他媽媽差不多明天就能出來,每次在icu也就是待1、2天,就轉普通病房了。她媽媽年紀大了,也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法,通常是打一劑強心針,然後觀察一陣,就要到普通病房慢慢調養,在普通病房待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果然,還不到9點,大家還沒睡著,護士就喊18床,陳落嚇了一跳,還擔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結果那男人過去後,護士說明天可以轉普通病房了,讓男人去聯系。
男人估計是對這個醫院非常熟悉了,他本來就是本地人,這十來年他媽媽一直在這家醫院醫治,他出去聯絡了一圈,半個小時就回來了,吳姐操心的問他結果,他說已經聯絡好了,明天早上就可以轉出icu了,這速度,這效率,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週一上午,陳落早早的起來,今天好多家屬都挺激動的,3床的老爺子要轉入普通病房了,這是近期唯一一個老年人插了管又上了eo,現在脫離危險了,摘除機器拔掉管子,可以轉入普通病房了!
太難得了!
所有人都為了3床高興,也為圓圓姐母女倆高興。
大家7點鐘開始就在嘰嘰喳喳的議論老爺子運氣真好,命好之類的,盼著到時候能看上一眼沾點喜氣。這是icu門口難得的集體開心時刻,雖然鬧哄哄的,但大家臉上都是帶著難得的笑容。
7點半,圓圓姐夫妻倆和她媽媽都來了,說是兩人7點就去接媽媽了。過了一會,圓圓姐的叔叔嬸嬸、舅舅舅媽、表哥表妹表弟都來了,還有老人的很多老朋友也來了。
圓圓姐的老公去辦理各種手續,其他人在icu門口翹首以盼,等著把老爺子推出來。
18床那個男人也是一大清早就去辦手續了。
今天早上要推出來兩個病人康複轉普通病房的,這對於icu來說,真是多年也難得一見的場景。
<101nove.u,那一隻腳就在鬼門關了,能出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差一點運氣都出不來。
沒想到,18床男人的媽媽先推出來了。陳落還以為是圓圓姐的爸爸,跑過去一看,是一個瘦瘦的老太太,頭發已經全白了,滿臉的皺紋很深。
圓圓姐著急的問出來的一個醫生:“我爸爸什麼時候出來?”
醫生看著圓圓姐說:“本來是要先推你爸爸出來,結果你爸爸發脾氣,自己把鼻飼管拔掉了,現在負責他的醫生正忙活呢。”
圓圓姐一頭黑線,沒想到還能出這事,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問啥。她媽媽在旁邊問:“那拔出來對他沒啥傷害吧?”
護士說:“應該沒什麼大礙,醫生正在檢查,但是還是得再安上,因為他現在還不能自己吃飯,還得再帶兩到三天的鼻飼管。”
這時,18床的兒子已經過來,還沒到床跟前,護士叫他過去交接簽字之類的,他看了看陳落,說:“麻煩您幫我看一下我媽媽,我馬上就過來。”
陳落說:“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