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2月20日
第二天早上8點多,陳落去聽醫生講18床病情,旁邊不遠處是15床的主治醫生正在給15床的老太太講她老伴的病情,她女兒可能去衛生間了正好沒在身邊。<101nove.u裡有好幾個主治醫生,每個醫生負責幾個床的病人。每個主治醫生都帶一個醫療小組,醫療小組由幾個年輕的醫生組成。
負責15床的醫生是一個高高瘦瘦的男醫生,40歲左右,有很重的川字眉,看起來有些嚴肅。
負責18床的則是以前負責9床的醫生,算是熟人了,個子不高,也是40多歲,看來icu的醫生都是年富力強型。
不過確實年齡大的不適合,據陳落所見,icu的這些醫生真是太累了,每天都加班,經常晚上12點還在醫院,早上6點又出現了。
醫生給陳落說,拔完管後18床病人目前情況穩定,而且指標在持續向好。陳落聽到真是高興。
陳落剛問了一個問題:“醫生,病人一開始進食的話,能吃點什麼呀?“陳落想如果要是能喝雞湯,老太太就可以提前準備買雞了,老太太有點事幹估計心情也好。按醫生說的節奏,也就是還有一兩天就可以不用鼻飼了。
醫生還沒來及回答,旁邊突然傳來一聲響聲,把陳落嚇了一跳,看到是15床的家屬那個老太太倒下了。
倆醫生都嚇壞了,趕緊都圍上去。陳落也趕緊過去。
一看,還好,老太太沒暈倒,估計暈倒了就得做人工呼吸了。
老太太人醒著,就是腿軟了,直接癱在了地上,然後開始大哭。
醫生想扶她起來,扶不動,老太太雖然個子不高,但是很胖,她堅持不起來,確實很難拉起來。
陳落就聽見醫生勸說:“阿姨,叔叔的腎目前是出了一些問題,但是,腎病從來都不是致命病,它不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您也別太在意這個。“
老太太說:“都不排尿了還不嚴重啊,還要做透析,嗚嗚……..”
對普通人來說,腎病、透析感覺都是絕症的一種。現在這種情況再加上腎衰竭,那還能有好嗎?
這時,老太太的女兒跑過來了,正好她兒子也來了,估計正好來換班,今天是兒子值守。
兩人一起去扶老人,邊扶邊焦急的問醫生:“醫生,醫生,我爸爸怎麼了?”
醫生說:“病人從前天起尿量開始減少,昨天一天都沒有排尿,從指標上看,腎功能出現了問題,現在人已經開始腫了。我們建議是做透析,我們需要用機器把身體裡的液體抽出來。如果你們同意的話,來簽個字。”
就見那一對兒女呆在那裡,都忘了扶母親,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眼神裡都是一樣的惶恐和驚懼,都忘了難過。
母親這時坐在地上低低地哭泣著。
醫生看到他們的情況,趕緊又接著說:“在我們看來,腎上的問題不會致命,不是大問題,只要能解決他肺上的問題,再去治腎就行。“
這句話給了這家人一些安慰。又能怎麼樣呢?兩人說商量一下,然後扶起傷心的老母親回到椅子上。
三個人坐在那裡沒人吭聲,看到老母親拿手絹擦眼淚,女兒安慰媽媽說:“媽,醫生說了,腎病不要緊,現在得腎病的人可多了,人家能活好多年呢。“
陳落也沒心情接著問問題了,跟這件事相比,她的問題都是那麼的不值一提。
陳落回到了座位。
唉,她想,這家人商量到最後,肯定還是簽字同意,這真的沒選擇。
又是一次過山車。
昨天這家人還在暢想拔管,還在暢想拔完管多久可以出院,今天就得到了腎髒開始衰竭的訊息。
陳落覺得自己的心髒彷彿都在這一次次的高低起落中變得堅硬。
上次張醫生的媽媽病情的轉折讓陳落失落的了很久才適應過來,而這次陳落雖然震驚,但好像一下子就接受了。<101nove.u,或者說在醫院,病情反複可能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看來自己看護的18床病人能夠順利拔管,主要歸功於年輕。只有40多歲,算是身強力壯的,各個器官也都在壯年,底子好,恢複快。這些70多歲老人,各個器官都已經開始老化,大劑量的抗生素打進去,對年邁的腎髒、肝髒以及心髒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本身就有基礎病,那真是兇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