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連縣城官方組織開展的,本地優秀企業家座談會之類的會議,竟然也邀請了他們夫妻倆。
在本地,他們算是在本地相關部門領導面前掛了號,這可能對外地人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外地人來本地,別想欺負到他們頭上。
至於倉庫那邊,只要他們好好做生意,那幾個遠房親戚也沒本事去動。
他們要是有那在生成隻手遮天的本事,也不會在看上她家麵包店的前景,想合作被拒接後,不會還需要拐著彎,裝腔作勢一番唬住她妹妹,才敢耍手段。
最後還連累得那個跟趙如月家做了口頭約定,後面卻拿捏架子的負責人吃了掛落。
升職這事,他在近期內肯定是沒機會了,除非給自己公司立了大功,才有可能升職。
那個負責人所在的企業,正要從外面找合適的倉庫儲存一批即將到達的藥材。
本來他公司的倉庫就不太夠,轉為儲存藥材建造的倉庫更是不多,就算以前有,那也被本地大部分跟與他們公司差不多,甚至更厲害的企業瓜分完了。
公司正急需倉庫用,他卻把好端端的合作搞吹了,現在上哪去找這樣專門為儲存藥材建造、價格又這麼公道的倉庫?
這負責人跟他姐夫碰頭後,提起姐夫讓自己為難趙如月夫妻倆的事,難免會抱怨幾句,話裡話外是自己為了幫姐夫忙,才會丟失這麼好的升職機會,還在領導那裡落下了不好的印象。
一開始他說的時候,親戚朋友都向著他,可後來他說得多了,又因為工作上的不順,反反複複地說,很多人就覺得煩,聽的人如果是跟這件事相關的人,難免會心裡不舒服,尤其是當事人。
兩人因為這件事,竟然鬧掰了,期間那負責人的姐姐在中間充當和稀泥的和事佬,想勸他們都讓一步,結果越勸矛盾越深。
發展到後面,雙方幾乎老死不相往來了。
趙如月那幾個親戚,也因此失去了這一個倚仗,就更沒資本來覬覦她家的生意了。
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趙如月也加強了倉庫那邊的安保。
倉庫啟用後,趙如月和寧紹明就按照需求,設定出一些崗位,招了好幾個員工。
有些員工,老闆簡單跟她說幾句,需要她學習什麼,以後做什麼,就能很快學會並且上手。
有些是真不行,不知道怎麼回事,不管怎麼教都不會,這樣的就只能安排最基礎的打包工作。
好在他們這還不需要那麼多聰明厲害的員工,搬貨、卸貨、打包這些重複性強、不太需要腦子的體力工作需要更多,他們還不至於在有人反複地去教的情況下,還學不會。
倉庫這邊,趙如月和寧紹明跟接送孩子的時候差不多,誰有空就誰就去倉庫那邊看看。
這天輪到趙如月去倉庫那邊,車子開到一半,有人打來電話。
趙如月開著車不好拿起手機看,寧紹明又沒跟她一起來。
她就暫時沒接那電話,想著等自己到了倉庫,再給未接來電複電。
誰知電話鈴鍥而不捨地掛了又想響。
趙如月只好把車子靠邊停下,拿起手機一看,竟然是寧時春。
寧時春一般沒事是不會這個時候給她打電話的,有事也多是去找寧紹明,寧紹明就會私下跟她說。
更是從來沒有重複給她打過那麼多電話。
趙如月心想,這個時候打這麼多電話,肯定是有急事了。
電話鈴聲又響起,趙如月這次剛接起電話,還不等她說什麼,電話那一頭就傳來了寧時春沉重的聲音:“三嬸,我爸走了,你跟三叔今天能趕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