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月想起寧時春過年時說的他的打算,寧時春決定明年開店,他的想法是去別的鎮子租門面開店。
因為以前別的鎮子,也有人專門跑來他們鎮上的店,買熱狗麵包那些吃,現在也還有人跑來買別的麵包,還有人專門來訂蛋糕。
現在看來,趙如玉覺得不如讓寧時春也去縣城貸款買個房子和鋪面。
要不了多久,她家在縣城有房子,還趕上拆遷這事,肯定也要被傳得到處都是了。
寧時春的錢不夠,他們可以先借給他,要不然等她家的拆遷款下來,來借錢的人肯定不少。
借給別人還不如借給寧時春,至少這孩子是真老實,還特別聽他三叔的話,他借了錢不會不還。
把錢借出去一些,也有藉口堵住別人開口借錢的嘴。
鄭秀的車到了門口,趙如月去後面問兩個孩子:“我要去縣城了,你們今天去不去?”
兩個孩子都說不去了,要趁還沒開學,留在家裡看電視、玩電腦。
趙如月提醒他們:“看半個小時電視和電腦,就要起身走走,出外面透透氣、看看遠處,要不然會近視的。”
寧時夏尤其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當即表示:“我一定會注意的,也會提醒哥哥。”
“那我就放心了,我先走了,有什麼事,給我或者你們爸爸打電話。”
到了縣城,正好是下午人不多的時候,趙如月想著寧紹明應該有空。
趙如月到了縣城,就直接去找寧紹明。
她走進隔壁麵包店,沒在店裡看到寧紹明,就問店員:“你們老闆不在?”
店員跟她說:“剛剛老闆有個朋友來找他,這邊沒地方招待,老闆就帶著人去餐飲店那邊了。”
趙如月又去餐飲店那邊看了一眼,就見店裡最角落的位置,寧紹明正在跟一個朋友面對面坐著說話,那個人她也認識,但她沒貿然過去打擾。
那人確實是寧紹明的朋友,聽說高中畢業後靠家裡的關系,當了輔警。
往年這個朋友跟寧紹明聯系得也不算多,一年到頭見面的次數更少,不知道今天怎麼會主動來找他。
餐飲店裡,寧紹明正在婉拒朋友借錢的請求:“我們認識這麼久了,你應該也瞭解我,結婚後,我家的錢都是我媳婦兒管,每個月她就給我三五百的零花錢。
我平時花錢的地方少,攢是能攢下來一點,但偶爾要給我媳婦兒買點禮物,給我家兩個孩子一點零花錢,再買點小零食小玩具什麼的,自己也剩不下多少。
這還是因為我不抽煙不喝酒,要不估計一分錢都剩不下,你要是借個千八百的,我可以做主,再多我是真沒有了,得問問我媳婦兒去。”
寧紹明說的話大部分就是他的真實情況。
他都這麼說了,他朋友也沒辦法。
只能說道:“那你先借我一點應應急,剩下的跟你媳婦兒商量一下?我是真急用錢,你也瞭解我,不是真沒辦法了,肯定不會輕易跟兄弟開口借的。”
“那行,”寧紹明拿出自己的錢包,把裡面目測大概有七百塊錢的整鈔全都給了他,“這些你先拿去用,晚點等我我媳婦兒來了,我問問她,她答不答應到時候都給你個答複。”
那人接過錢,說了句:“謝了兄弟。”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那人就離開了。
趙如月看到人走了,才過去找寧紹明:“韋安民找你做什麼?”
寧紹明無奈:“來找我借錢,借五千塊錢。”
趙如月也無奈了:“唉,又是借錢。”
自從他們倆在縣城的店站位腳跟成功做起來後,來他們借錢的人不少。
剛開始還能用自己家店剛起步,自己也是借親戚朋友的錢開店,掙到的錢得先還債來搪塞過去。
現在這個藉口卻沒有一開始那麼好用了,畢竟債務總有還完的時候,而他們店裡的生意,是肉眼可見的紅火,欠人的錢怎麼可能一直還不完。
趙如月又問:“我記得韋安民家條件不錯,怎麼五千塊錢還來找你借?”
寧紹明倒是知道一點韋安民的現狀:“我聽說他炒股,把買房子的錢全賠進去了,他結婚比我們晚,生孩子也比我們晚,他孩子今年九月份才上小學。
他炒股那些錢,本來是為了買房把孩子送到縣城讀小學,他老婆因為這事,正跟他鬧離婚,我覺得他這麼東拼西湊,估計是想湊個首付的錢,好歹先把家穩住。”
趙如月有些意外:“他工作這麼多年,還沒轉正?戶口也沒遷到縣城來”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記得他當初能進去當輔警,是走的他姑父的關系,他姑父好像急病去世了,是哪一年來著?我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