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寧紹明提著趙如月的包走出去,那包裡放著捲尺之類的工具。
他們得先去把房子量一下,才知道大概要買多少材料,然後跟工人談價錢。
到了地方,寧紹明量尺寸,趙如月拿著本子記。
她邊記邊大概在另一張空白的地方一個簡單的平面圖。
四個房子都量完,又馬不停蹄地去找工人。
在縣城沒有什麼人力市場,很多小工都是蹲在批發市場附近的路邊。
沒人找他們幹活,他們就在批發市場幫人搬貨卸貨,也有開著三輪車等著幫忙運貨的。
但是批發市場也不是時時都有那麼多來採購的人需要人幫忙搬運東西。
像趙如月自己家,每次都是包車來的,他們買的東西很多都不算重。
司機會幫忙搬東西,加上她自己和寧紹明力氣也不小,每次來兩個人足夠了,根本用不上僱人。
兩人一到批發市場附近小工聚集的地方,還想著先好好看看,一群小工就圍了上來,主動問他們是不是要找人幹活,然後此起彼伏地喊價,還有越喊越低的趨勢。
但是他們找人幹活也不是隻圖價格低,最後找了一對說自己砸牆、砌磚、刷牆、安裝修理門窗、鋪地磚等等都會的夫妻。
最重要的是,他們竟然還請人把自己做過的活都拍了下來,做成一個冊子給找小工的人看,價格也在正常範圍內。
趙如月覺得他們對自己的工作還挺花心思,不是那種幹一天算一天的人,於是就選了他們。
到了地方,趙如月先拉閘斷電,然後把需要砸掉的牆附近的電線,全部暫時改到另一面不砸的牆上。
接著才讓他們砸牆。
正好要砸牆的房子有兩間,他們還以為是男的負責砸牆,沒想到那對小工夫妻倆,問清楚要砸哪裡後,檢查了一下,就一人輪著一個錘子,分別負責一個房間,同時開工了。
需要砸牆的這兩間,選的是隻有廚房,沒有廁所的兩間,一間準備開麵包蛋糕店,一間開米粉店。
有廁所沒廚房的兩間,一間用來開趙如月的維修店,另一間租給紀慧萱。
小房間沒必要留下,砸掉,後面的廚房面積太小,不夠用,也要砸掉。
廚房的牆砸掉後,得重新再砌一個合適的,麵包店和廚房跟米粉店的廚房也有區別。
麵包店的廚房更大,還需要弄個讓人看到裡面的大窗戶,米粉店的廚房,視窗就不需要那麼大,只要足夠傳菜就行。
砸下來的磚修整一下,能用的磚就用水泥刮刀修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
趙如月看那對夫妻會的東西,不是兩個人各自會一點,各自負責不同的活,加起來才會那麼多,而是夫妻倆都是每樣都能幹,但拎出來一個也是能單獨幹活的人。
幹脆就讓他們各自負責一個店,仔細地告訴他們該怎麼做,這樣他們只需要負責自己那一間就行,還不容易弄亂。
砌牆的水泥沙子和磚頭早就準備好了,全都分別堆放在房子裡。
那對夫妻幹活的時候,趙如月和寧紹明也不是雙手插兜看著,也得幫忙修那些砸下來還能用的磚頭、攪拌水泥、給他們打下手,拎水泥到旁邊,好方便他們砌牆。
一個上午過去,兩個房子的小房間和廚房被砸掉後,又從新砌好,建築垃圾也清理幹淨了。
新砌的牆還需要晾幹,兩個裝修師傅開始修理門窗,把門窗該修的修改換的換掉後,才能清理其他牆壁,給牆壁找平後,刮水泥再刮大白。
在兩個師傅修理門窗的同時,趙如月也開始著手處理水電。
水電是她自己親自上手做的,本來還擔心自己做得不好,但是轉頭一想,現在裝修市場也規範不到哪裡去,沒準別人的手藝還不如她。
縣城很多人裝修,水電還是走的明管明線,做出來的東西也不一定合她心意。
她還有電工證呢,電工證也是自己考的,不是買的,現在考證市場也不規範,找來的人可不一定有,有也不一定是自己考的。
而且這是自己的房子,只要注意安全,做成什麼樣都沒人會指責自己,做錯了隨便改,多好的練手機會,錯過這個村,可沒這個店。
趙如月一咬牙,真就直接自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