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難免受到環境影響,在有些地方,她跟鎮上很多家長一樣,總是會忽視這些孩子學習上的細節。
只會看孩子學習有沒有退步或者進步,在學校有沒有惹禍或者得獎。
在今天看到這個木箱之前,她跟寧紹明商量新家要準備什麼傢俱,也完全沒想到書桌。
要不是今天看到被充當書桌的木箱,他們可能要等到房子建成,搬進去後。
什麼時候發現孩子需要一個書桌,才會意識到得給孩子添一個。
“媽媽你看。”
趙如月思緒亂飛時,寧時秋已經翻開她以前用過的教材,找到他說有教銀行存款會有利息拿的地方。
她定睛一看:“這不是數學課本嗎?”她還以為是思想品德或者語文課本上提過。
寧時秋不明白媽媽怎麼還看不出來:“就是數學課本上教的呀,你看看這道應用題就說了,小明有一百塊錢,存入銀行一年有百分之五的利息。”
趙如月:“……”她覺得出應用題的人,應該沒想教這個。
不過孩子能自己換著角度,挖掘新知識點也值得誇獎。
“兒子真厲害,媽媽以前都沒想到還能這麼學,不過銀行存錢一年的利息不一定跟課本上一樣,每個銀行的利息也不同,要等年後銀行工作人員上班,去問過才知道。”
她想了想說:“到時候我帶你們去縣城存。”
趙如月打算用他的名字開賬戶,鎮上的農信社工作人員全都是本地人,她在鎮上用兒子或者女兒的名字存,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被傳出去,成了鎮上的‘新聞’。
小地方包容度不高,一旦跟別人不一樣,很難預料鎮上的輿論是往好的方向還是壞的方向發展。
涉及孩子,趙如月覺得再謹慎都不為過。
“你們倆的錢混在一起存?”
兩個孩子都點頭。
寧時夏說:“我的錢太少啦,一個不小心就會用完,哥哥幫我存著可以留很久,我哥最會攢錢了,讓他幫我拿著,我的錢會越來越多。”
其實他們也是怕她的錢被人哄走,以前有個鄰居哥哥就想哄她把錢給他。
不過後來她哥哥來了,那個鄰居哥哥沒成功,還哭著求他們別告訴家長,他們就沒跟家長說。
寧時秋拿出一個小本子翻開給媽媽看:“我都記賬了,以後拿到的利息,也按照每個人存的錢來分,等妹妹學會自己管錢,你再給她自己辦一個存摺。”
趙如月想到自己剛回來時,想到的育兒方式,那就是孩子的事不懂別瞎管,她管出來的效果,還不一定有孩子自己發揮的效果好。
既然他們兄妹兩個都商量好了,趙如月就順勢應下:“好,那我先幫你們把錢收起來?”
兩個孩子再次點頭。
寧時秋把錢交給媽媽後,放心地帶著妹妹跑出去快樂消費了。
之前他藏著這些錢,總擔心被人發現,爸爸媽媽不在,那麼多錢被大人發現的話,肯定要上交給奶奶。
他知道這錢到了奶奶手上,就不是他和妹妹的錢了。
奶奶雖然有時候確實很疼他,但她可不會跟媽媽一樣,允許小孩子擁有那麼多錢。
爸爸媽媽回來之前,奶奶還悄悄問過他,今年的壓歲錢給誰,要不要給她幫忙收著。
他說給爸爸,奶奶才沒再問。
兩個孩子今天可以跑出去玩,大人們卻得在家待著,等住得近的親戚家的孩子上門拜年,說清閑也清閑,只要應付一下來拜年的孩子就就行。
不過家裡其他人親戚少,很快應付完都出去串門了,趙如月還得繼續在家待著。
因為她孃家人多孩子也多,早上到中午陸陸續續都有小孩子來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