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的店還沒開,鎮上和一些村子裡,大部分人都知道年後鎮上要開一家新的餐飲店了。
連寧時秋和寧時夏出門玩,也有一起玩的小夥伴甚至路上遇到的大人問到這事。
剛開始被問到還好,後面一個問題回答得太多,把他們都問煩了。
兩個孩子幹脆不出門,兄妹倆自己在家裡玩。
今天一上午,趙如月昨天剩下的大半袋貨就差不多賣完了。
只能下一條圍巾和四雙手套。
客人越來越少,趙如月幹脆收了攤,剩下的這點東西留著自己用。
到今天,帶回來的貨算是全都賣光了,他們夫妻倆才能真正歇一口氣,吊著半截的心也能落到實處。
扣掉運費和進貨的本錢,還有留給自家人用以及送人的那部分,這一批貨讓他們賺了兩萬多,將近三萬塊錢!
趙如月喜滋滋地在房間裡算著賬,覺得現在的生活太有盼頭了。
按照鎮上建房的價格,這些錢,他們建兩層樓都夠。
只是主體建好,這些錢也會被花光光,別說裝修,連買門窗的錢都沒了。
所以他們讓人決定只建一層平房,房子面積建得大點,以後可以跟老宅一樣,隔成兩個院子。
以後要是掙了錢,有繼續往上建的需求,再加建第二第三層。
算好賬,趙如月趁著下午鎮上的農信社人少,抓緊時間把錢存好,這才完全放心。
她回到家,看寧紹明臉色不太好,疑惑地問:“怎麼了?臉色那麼差。”
寧紹明打起精神搖頭說:“沒什麼。”
看出有事,但他不太想說,沒跟她商量的事應該不是什麼大事,趙如月就沒追著問。
“那我去廚房喝口水,你看看今晚吃什麼,昨晚大姐拿回來的肉,媽打算怎麼處理?”
她這麼一問,寧紹明臉色又更難看了點:“她說切出來三斤過年吃,剩下的十來斤做成臘腸。”
聽到只留三斤過年吃,趙如月也不太高興,往常大姐拿回來的肉,婆婆也是這麼處理。
過年的時候吃一大家子吃三四斤肉,加上殺的雞和菜園子裡的菜湊一桌子。
剩下十來斤做成臘腸,但那些臘腸一般會讓老二家帶走大半。
往年他們沒出錢,婆婆這麼做,他們沒有不高興的立場,畢竟那些肉是大姐帶回來孝敬爸媽的,家裡誰想多吃點就自己買。
可今年的肉是他們花錢,家裡其他人也沒出錢,甚至離除夕只剩一天了,家裡過年的東西依然只有他們帶回來那些。
趙如月:“要不我去跟媽說說?孩子們都大了,吃得多,今年不做那麼多臘腸了,過年這幾天多煮幾斤肉,讓孩子們吃個過癮。”
寧紹明想了想再次搖頭:“算了,分家那事還沒落到實處,鬧出來不好看,最後一年了,暫時忍忍,大不了我們明天帶孩子去玩,提前帶他們吃點好的。”
“行吧,聽你的。”趙如月今天心情好,也不想多糾結這種容易剪不斷理還亂,會讓她心情不好的事。
寧紹明出門了,她進廚房倒涼白開喝。
寧時夏不知道從哪兒鑽出來,跟著她溜進廚房。
“媽媽,”寧時夏扯了扯趙如月的衣袖,“我知道爸爸為什麼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