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部分,得分到這個宅基地的兒子自己想辦法。
所以就把面積搞得大點,也算是補償,即使這樣,不管誰分到這裡都算是吃虧了。
那片地方鎮上人非但不稀罕還很嫌棄,所以當年買那裡的地很便宜,增加的面積,跟建房的花費沒法比。
寧時夏本來窩在媽媽懷裡都快睡著了,又興奮起來:“媽媽,我喜歡那裡,我們家沒錢可以蓋個棚子住,等我長大掙了錢,就可以給家裡蓋房子。”
寧時秋也贊成妹妹的話:“對,像修公路的那些叔叔一樣的棚子,也可以住人,等我以後有錢,也給家裡蓋房子。”
“哥哥一個,我一個,像現在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的房子一樣,黏在一起,你們想住哪裡就住哪裡!”
趙如月摸摸女兒的腦袋,心想:自己閨女算不算是網友說的那種,沒被規訓過的女孩?她認為自己和哥哥,就跟大伯二伯和爸爸一樣,所以家裡的房子也應該一樣,一人一個,完全沒有女孩子長大後要嫁出去的意識。
她又問:“別人都有磚瓦房住,你們住棚子不覺得委屈呀?”
兩個孩子異口同聲:“能跟爸爸媽媽一起,不委屈!”
寧紹明聽了感動得不行,覺得自家孩子就是好,又乖巧又懂事,還不愛攀比,也不會跟父母要這要那的。
他完全選擇性忘記,前不久孩子才要了滑板和腳踏車。
趙如月也很感慨,這就是她的孩子,單純、可愛,滿心就想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只要有足夠的愛,即使家庭條件不好,全家一起吃糠咽菜,他們也不會嫌棄。
“家裡的房子,爸爸媽媽有錢蓋,可以給你們一人蓋一個,你們的錢,留著以後在城裡買。”趙如月說完看向寧紹明。
她上輩子因為所謂的規矩和傳統,觀念跟不上時代,踩過一次坑,摔得那叫一個頭破血流,同樣的錯她不會再犯。
寧紹明愣了一下,轉而又笑著點頭:“對,爸爸有錢,蓋得起兩個。”
鎮上沒人給女兒準備房子又怎樣。
他憑自己本事蓋起來兩個院子,想給就給!
寧時夏跟爸爸媽媽一起睡,美得半夜做夢都咯咯笑出聲。
第二天被吵醒的寧時秋跟她說起來,她還不承認。
兩個孩子吃過早飯,嘰嘰喳喳鬥著嘴,帶著玩具一起跑出去找小夥伴玩了。
趙如月和寧紹明早飯吃到一半,就忙著給一大早就來挑貨的人找東西,只來得及給他們兜裡一人塞了五毛零花錢。
叮囑一句:“你們中午要是餓了,回來發現我們都沒空,就自己去表舅家的店買碗米粉吃,知道了嗎?”
兩個孩子大聲應一句:“知道啦!”話音剛落,人已經跑遠。
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來買的人裡,有昨天散場才得到訊息,沒能買到的人。
還有買到便宜實惠的好東西,又跑去跟親朋好友說的人,又跟親朋好友們一起來的人。
昨天買了襪子,今天又來買圍巾、絲巾或者手套。
男款不多,趙如月給寧紹明留了一份,剩下的很快就賣完了。
來晚沒趕上的懊惱不已,可實在沒有貨。
來晚的一個小媳婦兒無奈地說:“看來只能多買一雙手套,回去糊弄一下我家那個了。”
另一個也沒買到男款圍巾正發愁的,高興地拍了一下大腿:“你這主意好!要不我自己又買絲巾又買圍巾的,回去肯定要被我家那個陰陽幾句,嫌我光顧著給自己買,不惦記著他。”
從大袋子裡往外拿東西的寧紹明動作一頓,抱著東西湊到趙如月身邊,悄聲問:“你以前是不是也這麼糊弄我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