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做生意,就是要面面俱到。
4號。
她上午去了趙振山家裡,訂做了20張桌子,款式是中間掏空的,最重要的要求,是耐高溫。
最後。
選了一批黃楊木。
這木頭不貴,她開店也不講究年份多高,最後一張桌子談下來,是20塊錢一張。
這20張桌子,就是400塊錢。
付了200塊錢定金,約定好了半個月之後取。
然後。
她去下一家。
鐵匠鋪。
鐵匠是這個年代必不可少的職業,翻新鋤頭、鐵鍬、鐮刀,或者購買這些農活工具,都需要去找鐵匠。
這個時候的鐵匠,幾乎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一個鐵匠就可以養活一家人。
水口村沒有鐵匠鋪。
但是,隔壁爐坪村有一家,大興鎮下面村子用的鐵具,幾乎都是他那兒買的。
林素娥騎著腳踏車過去,差不多10分鐘就到了,剛開年不久,生意還不多。
她來的時候沒有其他人。
因此,鐵匠師傅親自接待了她。
“林大姐,好久不見了,有啥子事兒?”
林素娥開門見山:“馬師傅,我想來你這裡訂做20個鐵鍋。”
鐵匠師傅姓馬。
聞言。
馬師傅瞪大了眼睛:“安?好多個?”
“20個。”
林素娥重複了一遍,說起了要求:“我這個鍋訂做兩種,一種正常的鐵鍋,一種是鴛鴦鍋。”
馬師傅不解:“鴛鴦鍋?”
林素娥提前畫好了圖紙,首接遞了過去:“鴛鴦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我畫得不好,師傅你將就著看。”
馬師傅接過去。
一看,就懂了:“哦,中間加個鐵片,弄成陰陽八卦的樣子。”
“這個鍋是用來做啥子哦?”
林素娥:“煮火鍋,要是客人有不能吃辣的,可以一半煮辣的,一半熟不辣的。”
馬師傅雙眼發亮:“你這個想法不錯,這樣一個鍋就可以滿足所有人了。”
林素娥笑了笑。
“馬師傅,你看我做這個尺寸的鍋,15個正常的,5個鴛鴦鍋,價格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