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不是說,這條小路是通往柳石村的嘛,可我瞧瞧騎馬過去的人,穿戴都挺不俗,怎麼看也不像個莊稼人。”
坐車趕路本就無聊,琳琅也是沒話找話的閑談,在瞧塞了一嘴糕點的松果,吐字不清的接話道:
“這有啥奇怪的,這裡是通往鄉下村子,可是琳琅姐你別忘了,村子間還有一處銀礦呢。剛剛小姐在馬車裡寫好一封信給戰王爺,不也叫人快馬加鞭先行趕去送信,走的也是這條路。要我說啊剛剛騎馬趕路的那人,定然也是奔著礦上去的。”
青穗聞言,不禁笑了笑,微微贊許的看了琳琅一眼說道:
“松果你啊是光顧著吃了,到底還是琳琅心細,你是瞧見那騎馬的人,穿的乃是孟家下人的衣服,所以才心生疑惑的有此一問吧。若我猜的不錯,老吳叔是為我買下千畝良田的事情,孟家是知道風聲了,那騎馬過去的人,可能是要到下石村詢問賣田細節的吧。我到真是有點好奇,孟吉祥若是知道我用他的錢,轉手又買了他的地,這個處處想算計我的老狐貍,會不會氣的如血。”
一路主僕三人有說有笑,這時間也覺得過著飛快。
大約半個時辰後,馬車就到進了柳石村,本來李青穗是要直奔老吳叔家的,卻不料一到了村頭,竟然被人給攔下了。
掀開車門簾子,當瞧見站在外面的,竟然是李三叔的媳婦孟氏,青穗不禁下了馬車,見了一禮後說道:
“三嬸許久未見,您這氣色真是越發的好了,不知您攔下我有何事,侄女還趕著去老吳叔那裡一趟,怕是沒法和您敘舊了。”
對於孟氏,青穗談不上有好感,但也不至於厭惡就是了。
以前她在李家做童養媳時,李三叔每回接濟她,孟氏這位嬸子,嘴上不說,但青穗知道她心裡是不痛快的。
對此李青穗也不怪她,畢竟誰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接濟她一口,李三叔自家四口人,就得少吃上一口,孟氏捨不得,那也是人之常情。
真正叫李青穗,和孟氏親厚不起來的原因,還是這位李家三嬸,總是不管她願不願意,就要把自己的兒子,與她亂點鴛鴦譜的撮合到一起去。
這種強人所難的事情,隨著青穗後期手裡的銀子越富裕,孟氏表現出來的期盼,就越發的強烈。
尤其孟氏那種,無論是大兒子,還是小兒子,只要能和青穗撮合成一對,她就心滿意足的舉止,委實更叫人心裡不舒服。
所以客氣中,卻也透著疏遠的見禮後,青穗就要轉身回到馬車裡,不願和孟氏在閑談下去。
可是她要走,孟氏卻伸手將馬車攔住了,接著滿臉堆著笑說道:
“青穗瞧你這孩子,才幾個月沒見,你怎麼就和三嬸生分上了。離著老遠啊,我就透著風吹起的車門簾子,一眼瞧見你了,心裡記掛著你在縣裡過的好不好,這才趕緊過來問上一問。你有正事只管去忙就是了,我一會在家備好酒菜,到時青穗你一定要回來小聚會,你三叔要知道你來家裡吃飯啊,他指不定該高興成什麼樣子呢。”
聞聽得李三叔被提及,青穗的眼中,不禁閃過一絲親人間的溫情。
想到李三叔昔日對她視如己出的照顧,加上小堂哥李茂生,現在也是給她辦事,於情於理孟氏都開口相邀了,李青穗也不好斷然回絕。
因此她微微一笑,當即就相謝道:
“如此到是勞煩三嬸,費心為我準備飯菜了,不過咱們都是自家人,你可千萬別破費。等我從老吳叔那辦完正事後,就立刻回來看望您和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