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快步上前的李青穗凝視著大丫這孩子,頭一回嚴厲的狠狠訓斥道:
“在哪學的這些一哭二鬧的本事,小小年紀,就知道以死相逼了,我說你這孩子真是長本事了。你若還認我這小姨,就趕緊把剪刀給我丟地上去,我告訴你劉大丫,小姨能給你吃給你穿,花錢給你找夫子,盼著的你這孩子將來不說有多大的出息,但你至少要做個進退有度,明白事理的人。可瞧瞧你現在的做派,和你那糊塗的娘有何區別,你要走便走,所有人把路讓開,誰再敢攔著,我就將他一併趕出布莊去。”
李青穗向來寬厚待人,就算是做飯的廚娘,掃地的大爺,她向來都是笑臉待人。
私下裡大家夥不但已經將錦繡布莊視若自己的家了,更是覺得跟著這位四姑娘,不但銀子賺的多,關鍵就沒遇到這般和善的主人家。
所以李青穗現在一發怒,眾人都沒瞧見過她如此生氣過,當即全都噤若寒蟬,都不敢言語了。
而哭著喊著要離開的大丫,此刻是沒人攔著了,可這孩子眨巴眨巴,淚眼兮兮的雙眸,看了兩眼青穗後,手中的繡花剪刀,不禁吧嗒一聲丟在了地上,小小的人兒隨即更是哭著跪了下來。
“小姨你別生氣,都是大丫不懂事,我只是沒臉在待了,想回自己家去。畢竟我娘險些要了你的命,你若打罵我一頓出出氣,大丫絕對不怪你。可是小姨從昨天你回來直到現在,非但沒怪我,反倒還派了兩個丫鬟姐姐照顧著我。你越這樣,我越覺得羞愧,用剪刀抵在脖子上,只是想叫大家把路讓開,我真的不是以死相逼,小姨你千萬別誤會。”
李青穗會生氣,不是因為大丫的哭鬧,畢竟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偶爾任性不懂事,這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她一個大人,那會和孩子計較這些。
李青穗會斥責大丫,純粹是擔心,若不狠狠的嚇住這孩子,剪刀匕首那是能鬧著玩的,真出了個閃失,到時就什麼都晚了。
瞧著剪刀落了地,青穗趕緊示意松果將東西拿走,而她自己彎下腰,將跪著的大丫摟在懷裡說道:
“你這傻孩子,既然你還認我這個小姨,自家親人不用說見外的話。更何況你娘做錯了事,那又不是你教唆的,我李青穗還不至於心地狹隘到,遷怒在你一個孩子的身上。更何況你父母現在可都關在衙門的大牢裡呢,劉家人豈會容得下你,難道你想像小姨一樣,被你奶奶五兩銀子,賣給別人家做童養媳啊。我那會也就你現在這麼大,提水撿柴的活全落在我的身上,手上一層層起著水泡,那日子根本不是人過的。所以你就安心待在我這裡,雖說你爹孃是咎由自取,但到底是我將他們送進大牢的,所以我會將你視若女兒般的照顧,與我之間你無需在覺得愧疚。”
大丫如今,父母全都不在身邊,她只是個孩子,自然覺得害怕極了。
現在青穗的一番話,撫平了大丫不安的內心,就見她執意再次跪在了地上,將眼淚用袖子擦幹後,稚氣未脫的說道:
“小姨,我爹孃做下的錯事,就由我來給他們贖罪償還吧。以後你就是大丫的娘,姨母在上,請受女兒一拜,就此我不在是劉家人,我要跟著姨母你的姓。還有我爹給起的名字,女兒也統統不要了,其實我知道劉家不待見我,他們嫌我是個丫頭,沒法給爹傳宗接代。奶奶,娘親還有爹,他們就會打我罵我,那我就如了他們的意,在不給他們做女兒,省的我娘天天說,是我妨礙了她生兒子。”
別以為小孩子什麼都聽不明白,尤其是大丫這樣,懂事早的孩子。
李採兒過去說的話,太過傷人了,其實大丫都是記在心裡的,只是一直含淚默默忍著罷了。
青穗想了下,也覺得大丫有個重新開始的生活,對這孩子來講也是好事,省得老活在她父母的陰影裡,好好的孩子都快被逼得魔怔了。
微微想了一下,青穗就摸著大丫的小腦袋,笑著說道:
“以後你這孩子就叫如意可好,平安如意,事事如意,不但寓意好,而且叫著也好聽,就不知你自己可喜歡。”
改名叫了如意的大丫,在嘴裡將自己的新名字,唸叨了兩遍,彷徨的小臉上,總算露出了孩子般童真的笑容。
“姨母起得名字真好聽,如意謝謝姨母,你對我的好,如意都不會忘記的。女兒會好好的和夫子讀書,將來我要像姨母一樣有本事,如此我就能好好的孝順你了。”
從小姨改口叫做姨母,這不難看出,如意這孩子,對青穗的依賴之情。
之所以她自稱女兒,卻沒叫青穗一聲娘,這都是因為如意並非一個忘本的人,在她的心裡李採兒再不好,那都是生養了她一場的娘。
所以娘這個字眼,她是感激青穗,也下定決定,把對方當親娘般的孝順,但終究喚不出一個娘字。
至於說李青穗,上輩子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一兒半女承歡膝下。
如意雖沒叫她娘,但一聲姨母,還有這孩子自稱女兒的話,都足以叫青穗眉開眼笑了。
別瞧她看著只有十七八歲,和如意也就差了十歲左右,給對方做娘委實有些太年輕了。
可李青穗內心的年齡,那絕對是個大人,加上她素來穿戴也很莊重,從不像年輕姑娘家,穿粉嫩的衣服,戴滿頭的珠釵鮮花。
所以此刻她和如意,母慈女孝說著體己話的一幕,到瞧著一點違和感都沒有,反倒分外叫人覺得溫馨,好像她們本就是一對娘倆似得。
因為如意攔在門口,所以一直沒能出去的蕭景睿,眼瞧著頗為溫情的一幕,他也頗有感觸的說道:
“這如意確實是個苦命的孩子,不過她也算有福氣的,遇到四姑娘你了。其實當年,本王故去的王妃沈氏,最心心念唸的就是想生下一個女兒,仔細瞧如意的眉眼,到與我那王妃有幾分的相似。如今你這孩子有了娘,不如就認本王為義父吧,這樣你也算父母雙全了,在不比旁的孩子差上分毫,小丫頭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