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輕輕地說。
晚風漸起,只覺空氣在暗沉的天色中變得更加冷冽。
“姮。”少頃,姬輿的聲音在上方響起。
“嗯?”
他注視著我,目光明亮而柔和,認真地說:“世事常有不順,堅強些,任它再是艱難也總有過去的一日。”
我微笑,說:“我知道。”
第二天清晨,天氣難得的好轉了許多,雲層薄了許多,分成碎塊地鋪滿天空。東方,陽光熹微。
雍丘的城門外,觪帶著我在大路旁送別姬輿。
時辰尚早,行人寥寥無幾,宮中的隨人也不多,與車馬候在城牆下。
“今年天下大旱,禍及草場,吾聞諸戎損牛羊無數。現下即將入冬,西北各國必是嚴陣以待。”觪說。
又是戎狄。我在旁邊聽著。
男人對國家大事的熱情永遠這樣高漲。昨天剛剛日暮,觪就適時地回到了堂上,滿面笑容地把姬輿叫到席上坐下,命寺人生起燭燎。此後的時間裡,兩人就一直在說諸戎,聊了一晚。
姬輿唇角勾勾,道:“王師休整已畢,戎狄來犯,必是無返。”
觪笑了笑:“只怕免不了惡戰,子熙須保重。”
姬輿點頭:“彀父安心。”
話題似乎聊完了,兩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跟在後面旁聽了許久的我。
“姮,子熙將啟程。”觪說,臉上笑得斯文,黠光暗藏。
寺人將姬輿的坐騎牽來,姬輿接過韁繩,卻將一雙眼睛看著我。
我應了聲,隨即回頭喚來寺人衿,讓她將手中的包袱開啟。裡面,潔白的羔皮毛茸茸的,有一雙手套和一條圍脖。
姬輿看著這些東西,不明所以。觪卻睜大眼睛,在我耳邊小聲地說:“那原本不是要給我的?”
我瞥了他一眼:“輿趕路事急,阿兄的日後再補回。”
觪揚了揚眉毛。
我把包袱中的物品拿起,遞給姬輿。
姬輿接過,眼睛打量著,又瞅瞅我,掩不住疑惑。
“寺人衿,”觪整了整袖擺,說:“送我到車上歇息。”
寺人衿一臉不解,觪卻不由分說,命她跟上,悠然離去。
大路旁,剩我和姬輿兩兩對視。有馬車轔轔馳過,驪駒略略回首,狀似不安地刨了刨蹄子。
我走到姬輿身前,拿起手套,讓他把手伸出來。
姬輿愣了愣,伸出雙手,我把手套給他戴上。
他的手很大,昨晚回宮縫制的時候,我特地在觪的尺寸多留了些空間,現在竟包得緊緊的。
我訕然,對他說:“若覺得小了,我再給你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