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45章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
昨夜才出過事, 不怪她草木皆兵。不過這行宮的守備也太寒磣了,多少人信誓旦旦和她作保會嚴加防範,結果呢, 一轉眼她屋子裡就混進來個人, 可見這溫泉宮漏得跟篩子似的。
眼前的人圓領窄袍,腰上跨橫刀, 幞頭外還繫了圈紅抹額......越棠拿眼神狠狠往他身上掃蕩, 不得不說這裝束在他身上還挺新鮮,挺拔又威風, 精神頭倍兒利索。
瞧夠了才想明白原委,她愕然問:“你是混跡在會昌營裡偷摸上山的?”他不否認,說明她猜著了。
越棠一時百感交集, “你還知道來找我?那日在太和宮, 跑得這麼利索,連句話都不留下, 真了不起啊趙銘恩......”越說越來氣, 兼有委屈,上前兩步不由分說便朝他身上掄了兩拳,“既然不告而別, 現在又來做什麼?你膽子真不小, 在我睿王府渾水摸魚也就罷了, 連軍營裡都敢胡來,段將軍知道嗎?”
她沖他胸膛掄拳頭,下手毫不留情,但趙銘恩巋然不動, 也不搭理她的抱怨,只是垂著頭, 冷眼打量她。
“昨夜溫泉宮有刺客,王妃受傷了沒有?”
“你管我受沒受傷,本王妃問你話呢。”越棠瞪回去,對上他的視線,那是泓靜水,眼底隱有湍流深蓄,忽然間就叫人的心揪緊了。
她拗不過,到底說了實話:“不是什麼刺客,人都沒捱到近處,拐角上遠遠現了個身就跑了,我沒受傷,就是嚇了一跳。”
“現了個身就跑了?”趙銘恩眉頭微蹙,沉吟著問,“當時王妃身邊有誰在?出事後呢,近前來的都是什麼人?”
“當時我身邊只有雙成一個,後來揚嗓子喊起來,左近的內侍自然上來回話,還有王府的侍衛,沒多久宋希仁也帶人來了。”
他眼中陰霾浮現,扯了下唇角沒說什麼,只溢位一聲冷笑。越棠推了他一把,“趙銘恩,你什麼意思?有什麼話就直說,別同我打啞謎,本王妃再也不會慣著你了。”
“沒什麼意思。”他調開視線,作勢檢視起屋內的窗牖木作,輕描淡寫道,“外頭人再多,王妃自己也該時刻多留個心眼,守好門戶,出去閑逛時仔細周遭。驪山雖是行宮,畢竟山高皇帝遠,若有人存心作亂,比在京城時容易得多。”
這不像他該說的話,那舉重若輕的口氣,彷彿站在雲端上似的,天底下的事都打從他眼前過。越棠感到古怪,千絲萬縷的心思纏繞著,卻始終抓不住關竅。
“王妃。”趙銘恩叫了聲,一打岔,她朦朧的思緒倏忽便遊走了。
越棠遲遲看著他,“怎麼,你還有話要教訓我?”
趙銘恩沒計較她話裡帶刺,一徑地勸:“我是為王妃好,聖駕未至,行宮警蹕再怎麼佈置也欠妥當,會昌營只能照看一時,不可能久駐驪山,遲早會撤走,行宮中人還是要王妃自己多留意。”
翻來覆去就是那些話,越棠聽得漫不經心,盯著他雙唇一張一合,一邊琢磨著,他臉上關切的神色倒不似作假。
“趙銘恩,”她忽然頓悟,窺見天機,“你是不是聽說了我遇刺,這才冒險混進驪山,特地來看我?”
趙銘恩頓住了,一頭因她道破了心思而難堪,一頭又腹誹她遲鈍。若非聽說行宮裡睿王妃出了事,他會連夜趕來嗎?先前最艱難、最孤立無援的境地都挺過來了,一番縱貫河山的佈置,眼見要收網,結果聽見一點風吹草動,就變了章程,細心拷問自己,不是不慚愧。因她壞事倒不至於,可有失穩妥,他從小受為君的教誨,如今隱有失控的態勢,不是個好兆頭。
不過見她一臉壞笑,興致勃勃琢磨這些有的沒的,說明是真沒事,就算當時嚇了一跳,也早就拋諸腦後了。趙銘恩暗暗舒了口氣,怕她夾纏,索性就要告退,結果她旋身一蹦,輕巧地攔住他的去路。
“又想一走了之?不可能了,須得把話先給我說清楚。”
她連推帶搡,把他往次間裡拽,繞過地罩後鬆手一送,企圖叫他跌在地心裡,奈何力量懸殊,他穩穩杵著像根長矛。那油鹽不進的模樣看著就來氣,越棠欲叱他跪下,恰有零碎的日光透過支摘檻窗打在他半邊臉上,眉眼間漏出一絲倦態,適才沒察覺,想來掩飾得好,天光下方才現形。
越棠把話嚥了下去,往坐榻上靠著。疑慮太多,不知從何問起,何況就算問,十句裡他能答一句便不錯了,這麼個人物,表面上是她呼來喝去作弄了他個把月,實則她心軟,不能真把他如何,淨吃悶虧了。
“聽說會昌營連夜上驪山,忙活了一晝夜,你吃東西了沒有?”想來想去,還是從家常閑話問起。正好榻桌上擺著早晨新供的鮮果,她挑了隻燦爛的金桃遞過去,“先吃點,一會兒我叫人送膳來。”
她固執地伸著手,趙銘恩只好接過來,“多謝王妃。”卻也不吃,就託在手心裡。
越棠又問:“會昌營的人都領了差事去搜山了,你半途溜出來,回頭怎麼交代?”
“王妃不用擔心,這些事我自有打算。”
“什麼打算?你不說明白,我可不能放你走,別回頭你被軍棍伺候,我良心不安。”她微微笑著,和緩的聲口,迂迴著套他的話,“先前我同你們段將軍打了個照面,你說巧不巧,原來我們兩府裡還轉折沾著親,自己人,那就好說話了。趙銘恩,你在段將軍手下渾水摸魚,他知情麼?要不然我出面替你說項,段將軍明事理,不過順水的人情,小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