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事辦不了,趙錢氏不高興看到這兩人,直接把人趕走了。
接著又催趙淩風回屋歇息,她去給趙淩風做好吃的。
晚上,飯桌上,趙淩風說起想找個日子重新跟柳葉訂親的事。
被趙錢氏追問了半天為什麼要重新訂親,他只好編話哄她,趙錢氏也不知信沒信,也沒再說什麼,叫趙老漢請人算日子。
趙淩風又拿了些錢給他們,請他們幫忙操辦,兩人對這事兒倒挺保證讓他滿意。
趙淩風在家多歇了一天,直到縣令到來。
一進村,村長就叫了人來請趙淩風,趙淩風是村裡唯一有功名在身的人,縣令下來巡視,他是最適合作陪之人。
趙淩風把趙老漢也帶上了。最開始堆肥是他和趙老四一塊兒弄的,後頭種田施肥他都在跟進,還是種莊稼的好手,田裡的事他最清楚。
趙淩風路上就叮囑趙老漢不要緊張害怕。一會兒縣令問什麼就說什麼,這是好事,縣令不會責怪的。更何況還有他給兜底。
趙老漢笑呵呵,“放心,爺肯定不給你丟臉。”
縣令排場不小,除開師爺外,還帶了十來個衙差。
趙淩風領著趙老漢上前行禮,趙淩風去過縣衙幾次,縣令也還記得他。
“又是你這個童生,怪不得本官覺得你名字聽著很熟悉。”
“你們村長說你弄出了什麼肥料,可以讓糧食增産,特意請本官來看。現在本官人到了,糧食可備好了?”
趙淩風道:“大人,糧食還在田裡沒割,這種事大人親眼看著人收割稱重,結果才更有說服力不是嗎?”
縣令笑了笑,“也是,這樣才不會弄虛作假。那就別耽擱了,開始割吧。”
村長忙道:“是,小人這就去喊人。”
村長本來是要選自家田的,不過縣令問清哪些田施了肥後,就隨手指了一畝讓他們割,他在旁邊看著。
村裡有空的青壯都下了田,人多也有力氣,收割速度非常快。
村裡的秤也被搬了過來,師爺圍著秤查驗了半天,確定沒問題後才讓開始稱。
師爺手裡還有一份往年東石村糧食産量冊子,可謂是十分謹慎了。
等糧食上秤,所有人都死死盯著秤砣,衙差報一個數師爺記一個。
到後面田裡還剩下三分之一沒收完的時候,産量就已經跟往年持平了。
師爺喜上眉梢,連忙喚縣令,“大人,您看。”
縣令看著冊子上的數,再看看田裡還沒割完的稻子,整個人也變得有些激動,然後一揮手招呼村長,“等這塊田收完再收一塊。”
村長自然應是,讓在旁邊看熱鬧的人紛紛下田去幹活。
等兩畝田收完已經是大中午了,所有人都曬得汗流浹背,但沒人覺得熱,更沒打算回家乘涼去,因為他們心裡更火熱。
兩塊田收成差不多,都比往年多出了整整一擔,這可是一擔糧啊。東石村所有人都激動得滿臉通紅,恨不得立馬就去收自家的糧食。
最主要的是,這兩田都只是中田,並非上田。
縣令不僅心頭熱,更有些眼熱,多好的政績,他這次肯定能升遷了。
縣令打算留在村裡吃過飯,下午再盯著東石村的人割一畝上田和一畝下田,都做個對比。
中午這個飯吃的急急忙忙,包括縣令在內,吃完就到了田邊。
最後上田和下田稱完,上田一畝增産了一擔半,下田也多了半擔,東石村所有人都樂開了花。
縣令同樣壓不住心裡的喜悅,召見趙淩風,要他好好說說肥料的事。
趙淩風稱自己不會種田,就推薦了趙老漢。趙老漢想著這是能為村子能為他孫兒和自己掙臉的事,又有趙淩風前的叮囑,所以除開最開始有點緊張,後面嘴皮子相當溜。把自己知道的事一股腦全說了。
縣令知曉除開東石村外附近還有村子也施了肥。
縣令便決定在青峰鎮住上兩天,等明天再去其他村子看看。
趙淩風被要求陪同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