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緩先一步開了口,截住他還沒出口的話語。
“打住……我現在不想吃蜜煎果脯,胃裡還有些難受,不想吃甜的。”
得,嗜甜如命的謝緩,如今連甜食都打動不了他了。
段嚴玉聽到謝緩的話就立刻睜圓了眼睛,外厲內荏地瞪著他,幹巴巴說道:“我又沒說要給你買。”
謝緩抿唇笑了笑,又見前頭不遠處有個飯館,停下來對著身後的人說道:“已經過了午時,這些時日趕路都沒好好吃過東西,現在進了城先把肚子墊上再說吧。”
一眾人也早餓了,沒好意思和春生、石頭兩個少年人搶東西吃罷了,一聽這話都立刻點頭。
那食館不大,又過了飯點,裡頭空空蕩蕩的,只能瞧見一個跑堂倚著門打瞌睡。謝緩一行人多,一進去就把館子擠滿了,擁擁搡搡坐了五張大桌子。
這可是大生意,老闆親自出來招待,見客人們出手大方,又點了好幾個大菜,更是笑得見牙不見眼。
點好菜,再上了隨送的茶點,老闆才樂滋滋退下去,把地方留給謝緩等人。
謝緩沒有動桌上的點心,只端著茶輕抿了一口,潤了潤嗓子才說道:“這是一家夫妻店,雖比不上大酒樓,但聽說味道很不錯,大家待會兒多吃些。”
聽到這話後,旁邊幾個粗莽漢子都紛紛說道:
“哎喲,說這些!公子客氣了!咱在山上啥沒吃過?樹皮草根都啃過,這個可算是……什麼來著,那個詞……哦,山珍海味!”
“可不是!我可聽說了,那大酒樓裡就修得漂亮,菜式也漂亮,吃起來反而一般!要說味道,還是這小街小巷裡的館子最好!”
“你們都別說了,說得我都餓了!肚子叫三回了!”
……
這些人你一嘴我一嘴的說得熱鬧,崔良卻臉色不太好看,他撐著手扭過身朝窗外看,瞧外頭的熱鬧。
這館子一側挨著瀧河,瀧河上比街市上還要更熱鬧兩分。
“瀧河”這名也很有來頭,此河走勢、形狀如龍,故取了個諧音“瀧河”。相傳代表著大招的國運,建都在此也是為了這條河。
既是護城河,也是護國河。
故此,這河很得君主和百姓的喜歡,常有在河上游玩的人。
譬如此時。
河上搖著許多船,或是小小的烏篷船,或是漂亮富貴的畫舫,也有雅緻古樸的小舟。
上面有搖船叫賣鮮花的姑娘,專門朝著那些在船上吟詩喝酒的文人的舟船上去。她筐裡放著桂花、菊花、木芙蓉,都是文人騷客喜歡的花卉,賣得倒還不錯。
還有那畫舫上尋歡作樂的貴人,隔著老遠都能聽到裡頭傳來的絲竹管絃之聲,還有男人、女人說笑的聲音,船板上甚至還有美人旋腰跳舞。
婀娜多姿的身段並沒有吸引崔良的目光,他冷臉盯著河上的熱鬧,臉色十分難看。
“丹陽城那麼多百姓餓死,京城卻這麼熱鬧,還真是一個天一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