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觀棋從小性子冷淡,不喜熱鬧,沒有玩伴,他通常只能一人在書房裡安靜聽習
燕山月作為孩子裡最好動頑皮的一個,完全不理會燕母絮叨,本著朋友不能拋棄朋友的原則,每天都爬狗洞或者翻牆進來。至於為什麼不走正門,大概是他總以為燕父的侍衛每日跟蹤他
燕山月和宋觀棋,一個好騎馬射箭,一個喜琴棋書畫,一個性情淡漠,一個豪放不羈,如此性情迥異的兩個人成為朋友,讓宋窈都有點意外
為了不辜負燕山月每日堅持來翻牆的這點情分,宋觀棋在燕山月的十四歲生辰禮送出了自詡隨手在鋪子挑的玉佩
燕山月收到禮,可謂是感激涕零,或是見慣宋觀棋冷淡性子,激動地要拉著人拜把子。而他比宋觀棋大兩歲,自然是當大哥的,被宋觀棋沉默謝絕,燕山月揪著宋觀棋的衣袖非要個說法
……
當然,最後,折騰累死累活也沒得應
燕山月只好作罷,又昂頭挺胸,拍著胸脯保證道:“子昭,你放心吧,無論如何,我一輩子都不會離開你的,我們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小孩子怎麼會想一輩子的事呢?
所以誰都沒想到年少的諾言,燕山月真的會記一輩子
好景不長,宋家倒臺,宋觀棋被軟禁在李府別院。一夕間,所有事物都被顛倒了,唯一不變的,燕山月還是堅持每天爬牆頭
那時為了掩人耳目,扮瞎作啞,宋觀棋只得日日暗服斷息散。所以不管燕山月說什麼,都得不到回應
他也不覺得厭煩,每日總有話說
直至一日反常,燕山月跳下紅牆,對宋觀棋說:“我要走了,你知道的,我是要當將軍的……”
燕山月一如既往說了很多,語氣卻多了幾分沉重
他擲下一句,還會回來,拍拍塵灰就走了,只留下一院寂靜
燕山月參軍後,立下戰功赫赫。縱是劃去身世,正理堂前一應老臣也得高看一眼
每一次凱旋迴京,靖都的百姓都為他敲鑼打鼓,鋪紅掛彩
遼桑是邊遠之地,歸京一次不容易。即使這樣,宋觀棋在聽到院外鑼鼓喧天時,就知道燕山月已經回來了
他裝束都沒換,進了城門就趕過來
燕山月穿過人聲鼎沸,走進冷院高牆內,懷中揣著在外面遇到的新鮮玩意,一個人也能說到深夜
這樣的日子算不上多好,至少安寧
鏡花水月終將碎裂,桃花潭水下是風雲詭譎,假象的打破也是在來之不易的相聚
燕山月被特許歸京,本該回家為母祝壽的他,下了馬又是攀上了牆頭
他帶回一支玉簫,坐在紅牆上,說要吹一首楚國的曲子
他學了很久,可從小隻懂舞刀弄劍他,難以吹地流暢
明明吹地磕磕絆絆,輕快活潑的調子還是給這冷清的院子帶來了幾分生氣
待回到燕府,天色已晚
本是喜慶的日子,燕無歇卻喝高了。燕山月所作所為已讓他不滿已久,平素只黑著臉,今夜藉著酒勁,難免起了爭執
燕無歇指著燕山月氣憤道:“朋友?!你以為他會把你當朋友嗎?他恨不能將你這個仇人的兒子殺了……”
宋家滅門一案,蹊蹺太多。燕山月暗中調查許久,仍然查不到確切證據,心底早有疑心
聽這一番話,腦中登時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