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全部掌握的話,正常發揮在350左右是沒有問題的。”陳上舟繼續看著自己面前的題沒有轉頭。
逢青還是難以置信:“可是這些題我都會啊,我的水準要是都會,我前面的那些人不應該也都會嗎?怎麼可能能考350啊?”
陳上舟這才停下手裡的筆:“排名不是一沉不變的,不是他中考考一百名他就整個高中都能考一百名,上了高中突然奮發向上的人非常多,同樣的,就此鬆懈的人也非常多。否則如果按照中考排名,一中的學生每一個都至少能讀末流985或者比較厲害的211,為什麼每年還是有那麼幾十個吊車尾的只能考上二本?因為總有人會鬆懈。”
逢青聽得似懂非懂地點了兩個頭,又聽見陳上舟用一種很滿意的語氣對他道;“所以恭喜你,你是那個沒有鬆懈並且一直很努力的同學。”
這位沒有鬆懈並且一直很努力的同學,疑惑在陳上舟那裡得到解答後,充滿幹勁地又繼續寫起了題。
整整一天,逢青都在寫題。
寫了整整一天的題,回過頭來他才發現需要讓陳上舟再給他講一遍的題兩隻手就能數完。晚飯前,逢青安心地合上題冊,心說原來這一中前四百名也不怎麼費勁嘛,簡直是輕輕鬆鬆手到拈來!
他湊到陳上舟面前:“下午的學習結束了嗎陳上舟同學?”
陳上舟依然是嘴動筆不動,“最後一點。”
逢青繼續履行著自己的國慶計劃表,“我們今天煲排骨湯好不好?我們一會兒就去超市買點小排骨,我給你打下手!”
陳上舟停下筆:“嗯,走吧。”
剩下的幾天國慶假期,逢青幾乎把他所有的國慶計劃都履行完了,除了和陳上舟出門玩——
因為實在是沒時間。
四號的時候,方姝和陳元駒都回了家,他們一年到頭能一起回來的時間實在不多,逢青覺得畢竟是陳上舟的爸爸媽媽,人一家人難得的相處時光,他也就老實跟著陳上舟待在家裡。
陳元駒五號早上走,方姝六號中午走。逢青還打算跟陳上舟商量在六號下午的時候出去玩玩,結果他剛跟陳上舟提了這事兒,陳上舟也剛答應,他就接到了林如嬋的電話。
林如嬋讓他六號晚上一起去外面吃個飯。
但凡假期,林如嬋都會隔三差五讓他出去吃個飯,這已經是他跟林如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相處日常了。逢青也只得去。
這時間一分配,七號又得返校,他和陳上舟自然是沒時間出去玩了。
六號中午,陳上舟送逢青到了小區門口打車。
送逢青的時候,方姝正在家裡收拾行李,送完逢青,陳上舟又回過頭來幫方姝拎行李箱,拎到小區門口給方姝打車。
打了挺久都沒見著車。
總算在前面二百來米的掉頭的地方看見了一輛空車,陳上舟招了招手。
車開過來的路上,方姝突然道,“你要不搬過來和我住得了。”
陳上舟:“嗯?”
方姝回頭看一眼小區的老樓,慢慢道:“這小區年頭太久了,房子太老住著也不舒服。我現在那兒房子新傢俱新裝修也好,離一中還近,搬過去週末有空我還能給你做兩頓飯。小逢青現在也長大了,你倆又還在一個學校,平時在學校裡多走動走動感情也不會就變淡。搬不搬?要搬下週我來幫你搬。”
計程車正好停在兩人面前,陳上舟拎著方姝的行李放進後備箱,“不搬。”
方姝不解:“為什麼?”
陳上舟給方姝拉開後車門,只說:“不為什麼,住這兒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