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打了挺久,總算看見鄭子桓物件那個教室開門,同學陸續出來。
見狀,鄭子桓收起籃球,問逢青,“這周不是沒什麼作業嗎?明天出來玩玩唄,咱都好久沒一起玩了,正好週末我物件她閨蜜的生日,訂了個ktv包房,咱唱歌嘮嗑打遊戲去。”
被這麼一提,逢青自然心癢癢,他確實好久沒跟鄭子桓他們出去玩了,而且因為在家基本是無時無刻跟陳上舟待在一起,雖然週末能玩會電腦遊戲,但手機遊戲他完全沒敢在陳上舟眼皮底下掏出來,考慮了一陣,逢青道,“你把地址發給我,回頭我問問陳上舟,能去我直接去。”
鄭子桓取笑他,“頭一次見著你這麼老實的哥管嚴。”
當天晚上放學,逢青就湊到陳上舟面前,秉明前因後果:“我後桌朋友明天生日,那人我也認識,他們訂了個ktv的包房,我明天能去嗎?”
陳上舟看他一眼,“我什麼時候不讓你出去玩了?”
這麼一想,陳上舟好像的確沒說過類似的話,知道陳上舟這是預設了明天行程的意思,逢青才又道,“我以為你看見他們抽煙,會不讓我跟他們玩呢,或者不讓我去ktv什麼的。”
“這些行為證明不了一個人的品行是怎樣的,你有自己對朋友的判斷,我說了不會插手。我說了不能碰的東西別碰就行了。”陳上舟只道,“現在大家都愛去ktv過生日,別喝酒,唱點歌聊會天不會怎麼樣。”
晚飯,逢青和陳上舟又在回家路上商量了出門吃燒烤。
兩人上樓準備各回各家換掉校服放下書包出門,逢青剛擰開家門鎖,就見客廳開著燈,廚房裡又有熟悉的飯菜味和油煙機聲。
林如嬋來了。
這半年林如嬋過來的頻率也差不多一週一回,每次回來就給逢青買衣服買玩具買吃的用的喝的以及給逢青留生活費。至於那些家務,逢青早就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也不再用得著林如嬋操心。
“媽媽,你來啦?”
林如嬋聽見開門聲就走出了廚房,這回來她沒帶上妹妹,“你方阿姨今天要加班,我做了點兒紅燒肉,你讓哥哥過來和我們一起吃。”
逢青轉頭就走進陳上舟家裡把陳上舟叫了出來。
其實早兩年的時候,逢青心裡是有些小別扭在的,別扭林如嬋的離開。可是隨著年齡長大些了,他又發現林如嬋對他,其實除了陪伴,什麼都沒缺給他,他甚至從沒因為缺什麼而張口主動要過。他試著理解了一點林如嬋想要一個正常家庭的心情,心裡那些小別扭雖然不至於完全消失不見,但也解開了許多。
第二天中午,逢青打扮得帥帥氣氣就風風火火地朝鄭子桓發來的地址去了。
路過一家蛋糕店時,他還挑了個現成的七寸巧克力奶油蛋糕當做生日禮物拎過去。
逢青到的時候,包間生日氛圍已經很濃厚了。
兩個桌子上在搖骰子打牌喝酒,鄭子桓和他物件拿著麥克風站在前面深情對唱情歌。逢青一進門,就被拉了過去搖骰子。因為堅決不喝酒,大家給他量身定製的懲罰就是別人一杯酒他兩杯可樂,喝得逢青跑了不知道多少趟廁所。
切蛋糕環節,包間裡除了逢青帶的那個蛋糕,還有一個生日主角自己定的。
兩個蛋糕也吃不完,逢青帶的那個就被用作了抹奶油大戰的工具,吃完蛋糕大戰一觸即發,一行人用拋的用砸的,十分鐘不到,大夥就已經面目全非地叫停戰鬥,在廁所排隊洗臉。
當然,這場戰鬥裡被傷害到的並不止人,還有地板和沙發,整個包間被他們造得一片狼藉。為此,大家付出的代價就是,離開ktv時被索要了二百的清理費。
週一回學校,十五中制定了一個全新的板塊——紅榜區。
學校做了張大紅榜貼在公告欄,將各年級月考前十名的學生大名貼在了上面,並宣稱每有一次大考更新一次紅榜,以激勵同學們努力爭先、好好學習,早日爭取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上方。
不過這個紅榜到底有沒有激勵作用逢青不知道。
逢青只知道,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考了不知道多少回,都考到陳上舟馬上中考了,陳上舟那三個字也沒從初三年級第一名上面撕下過一次。其他同學的名字貼紙都是嶄新的頻繁更換的,只有陳上舟,經歷了近一整年的風吹雨打,都有些褪色了也還貼在上面。老師也不給他換張新的意思意思。
初三中考前待在學校的最後一天下午,學校為初三學子們放鬆心情找到最佳狀態備戰考試,特意舉辦了一場友誼籃球賽。
初一初二對初三。
逢青和陳上舟都參加了。
第一次和陳上舟作為對手打這麼正式的比賽,逢青整場比賽都很激動,精力比平時充沛不少,他甚至還從陳上舟手裡搶成功了兩個球,高興得再陳上舟面前手舞足蹈了好久。
但初三會打球的還是多。
在距離比賽結束的倒數半分鐘時間,初三年級的比分領先初一初二整整十分。
最後二十秒,籃球回到了陳上舟手裡。
陳上舟帶著球過人來到三分線外,墊腳,手腕一壓,修長的身形在落日下被拉出一條長長的剪影,球從手中丟擲一條弧線,在籃筐裡打轉一圈後,隨著哨聲從筐內掉下——
壓哨三分。
陳上舟身後的隊友身邊的觀眾頓時全都沸騰起來,激動的尖叫聲響徹操場,逢青沖過人群搶先來抱住陳上舟慶祝,很快,周圍又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堵得水洩不通。
籃球滾落到人群外停下。
也至此,陳上舟的初中生涯,徹底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