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有一個深愛的物件。
然而。
你和她已經分別了八年!也整整尋找了八年!
白天不做事的時候,你在想她。
晚上一睡覺,夢裡都是她,有時還會在淚中夢醒,看著身邊空無一人陷入哀嘆。
那麼。
終於等到了重逢那一天。
二人分別應該是怎樣的情緒呢?
說實話。
這個問題,李一白沒有實際經歷,演員恐怕也很難有實際經歷,只能透過想象去解決和替換了。
不過。
僅僅是想象,其中的情緒轉變也足夠激烈的~
他沒有閉門造車的意思。
將他自己的思考描述一邊,把這個問題交給了咱們這部戲的男主演鄧操:“江河,你覺得這場戲應該怎麼演?或者說你又沒有什麼其他想法。”
對於李導叫自己角色姓名這件事,幾個月的戲拍下來,鄧操已經習慣了。
準確的說,為了增加演員的代入感,李導劇組每次拍戲都是這樣的。
他稍微思考一會兒,有些猶豫不決,露出標誌性笑容,說:“導演,你這個問題,可是問到我了......”
“實在不太好回答啊,我......我也說不太清楚。”鄧操長吸一口氣,“這場戲很麻煩,咱們只能拍著看,您滿不滿意的,只有試過才知道了~”
“嗯......”
李一白稍一思考,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有些演員是憑直覺演戲的,你讓他表達,反而很難:“行,那馬上實拍下來再說!”
說完這話,他覺得有些失策。
這場戲是重頭戲,原世界的導演和演員也一定會做相對應的處理,按理說他可以借鑑一下。
不過他原世界就是看個熱鬧,不可能記住這下小細節。
要早知道會穿越就好了——當然,這是不現實的。
想法只能作罷。
陳江河這邊交給鄧操,他不再操心。
李一白轉頭又問旁邊櫻桃道:“玉珠這邊呢,有沒有什麼問題或者意見?”
“導演,要給意見也是您導演給我們演員意見。”櫻桃拍了拍李導馬屁,補充道,“這場戲玉珠的表現,全靠陳江河。江河給出的點夠多,我才能給到足夠反饋,所以我也說不清。”
“那,行~”
李一白拍拍自己的腦袋,也覺得自己這話問得有些畫蛇添足。
演員演戲確實是這麼回事。
一場精彩的戲,肯定是一方給出一些刺激,然後對手演員也給出足夠的反饋,雙方互相見招拆招,最後互相成就。
也就是觀眾口中的“互飆演技”。
要是有一方是塊木頭,什麼反應都不給,那這戲演下去就很麻煩了。
演得精彩的一方反而看起來用力過猛,不討好~
而《雞毛飛上天》的戲劇結構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