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秦帝國》在東瀛賣出“高價”的事情,李一白並不意外。
一來有之前幾部作品,尤其是《仙劍奇俠傳》打底,李導在東瀛有一定名氣,雖說這名氣不至於和本土明星抗衡,但還是有一定關注度的。
二來,那邊本身有收視基礎,nhk國家電視臺的標誌之一就是“大河劇”,每年從頭播都尾,收視基本盤常年穩定在15,自有其死忠收視群體。
引進劇又天然價格比較低,受到電視臺關注也算正常。
三來嘛,全球的電視劇售價都是同樣的規則,不同型別不同價格,這部戲本身的投資高達“5000萬”的正劇,比其他小成本投資電視劇賣出更高的價格,電視臺也能接受。
他真正好奇的是這次是否有人會來破局。
李導之前幾部戲,《射鵰》,《神鵰》,《水月》和《天龍》都是ne收費頻道播出的,平均收視率基本只有1到3的樣子,最高點也不過4。
《仙劍》因為是偶像劇,又放在主流電視臺東京臺播出,情況稍好,平均收視率能達到6,高點8,遠遠超過電視臺購片預期,並且足夠吸引到其他主流電視臺注意。
怎麼看,都應該有人摻和進來~
但李一白心中其實還是沒底,畢竟《大秦》的第一目標仍然是國內市場,製作方式和劇集節奏都是按照內地來,40分鐘一集。
在東瀛這種周播,一小時一集佔據主流的地方,這部戲天然難以融入,只有深夜檔和午間檔兩個時間段可以選擇。
這種差別必然導致當地電視臺採購此劇時有不少猶疑。
就連之前購買天朝劇集的收費電視臺ne,也不敢和當地觀眾的收視習慣“作對”,就算再精品的劇,他們只能把播出時間安排在午前十點檔和午後一點檔。
在製作方式這點上,國劇和韓劇相比在“天資”上落後一個部分。
雖說當地的電視劇有錄製功能,遇到喜歡的電視劇又沒時間看可以讓家裡的主婦幫忙錄下來,可還只能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國劇走向海外的天然隔閡。
也是為何天朝劇在東瀛發行時更受dvd發行商重視的原因~
不管怎麼樣,在東瀛市場耕耘這麼久,李一白還是很期待自己公司的電視劇能夠徹底在東瀛立下招牌的,他直奔主題問道:“這次是哪家電視臺購買的?”
賈維衛對李一白不問價格的行為有些意外,不過還是回答道:“電視臺方面的播出版權,依舊是東京電視臺購買,不過......”
老賈同學笑道:“購買方式有些特殊,說起來還有點搞笑~”
聽到他說版權依舊是東京電視臺,李一白當然有點失望,不過他也被賈維衛後面的話掉起了興致,問道:“怎麼個特殊法?”
賈維衛笑道:“不出您所料,先找上門的其實是銀河株式會社。”
好吧,聽到這個訊息,李一白只能感嘆不枉自己專門在影視城為衛藤美彩和加瀨同學安排的採訪。
賈維衛繼續說:“自從上次《神鵰》的單獨採訪結束後,他們就盯上了這部片子,一直在和公司銜接。等我們把宣傳片剪好之後發過去,對方也馬上表示出了興趣,不過,他們有一個要求,希望我們儘量能把電視劇播出版權賣給東京電視臺~”
嗨~
李一白一聽就聽明白了。
肯定是因為東京電視臺收視群體天然大於收費電視臺,東瀛那邊又有不少租聘店和個人收藏dvd的習慣。
越多人看,dvd發行商就能賣出更多碟片給租聘店還有個人。
之前要是沒有對比還好~
經過《仙劍奇俠傳》的對比,銀河株式會社也發現了,放在ne頻道播出的《神鵰俠侶》影響力是比不上《仙劍》的。
因此他們才更希望《大秦》能放在東京電視臺播,好趁機大賺特賺。
李一白問道:“價格怎麼樣?”
“銀河株式會社花200萬美元,買下了除電視臺播出權之外的所有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