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謝小萌”這個人物,李一白自然是手到擒來。
他本身就是個標準的“山城耍娃”,而且也有過一段學習模仿香江打扮的歷史,身邊又有葉一凡這麼一個從小和父親鬧彆扭的死黨,人物動機什麼的門清。
都不需要演,只要從以往經歷中拿出來用就行。
和“謝小萌”唯一的差別,那大概是他喜歡拍戲。
謝小萌...
喜歡“扣女”......
算了,這點無關緊要~
第二天一大早,李一白直接前往劇組租用的攝影棚,拍攝謝小萌第二次出場。
這場戲講的是謝小萌手上缺錢用,於是搞了一個假石膏,一副柺棍,裝作自己除了車禍,向父親謝廠長要錢。
別說,拿到道具他還挺新鮮~
這貨成長比較順利,除了小時候過馬路被公交車撞飛過幾米遠,還沒遇到過什麼危險。
因此,第一次使用柺棍,穿上石膏靴後,走起路來還有些不習慣。
為了習慣,李一白一瘸一拐找寧皓要起了劇本。
不過,拿到劇本他就開始皺眉頭了,說實話,這劇本在他看來還是非常一般,和成片相比差距比較大。
就比如這場戲。
在謝小萌正式向謝廠長要錢之前,和包世宏有段對話,大致意思是包世宏問謝小萌怎麼了,不是去香江了嗎?
謝小萌沒有回答,反問他“在搞什麼活動”。
然後包世宏抱怨:“搞活動,搞死我算逑~”
這段話除了展示出包世宏愛抱怨沒有任何作用。
寧皓見李導皺眉,問道:“李導,是不是覺得劇本有問題?”
李一白作為導演,當然明白導演不希望別人胡亂在片場發話影響權威,道:“沒有,就是覺得這臺詞太脫離生活,不是山城人會說的話~”
“嗨,這事兒~”寧皓倒是哈哈一笑,說,“沒問題,劇本上的詞您看著改,該有的意思都有就成。這個問題,我已經被本地的演員教訓得差不多了......”
好吧...
李一白道:“我覺得前面這段對話也可以商榷一下。和電影主題無關,對人物塑造也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拖慢整體節奏。當然,你是導演,你說了算~”
“這個問題~”寧皓看著劇本思考了一會兒,不同同意李導結論,“先演一遍看看~”
李一白也不逼他,道:“對了,這裡我想用方言,沒什麼問題吧?扣女的時候,還有和狐朋狗友鬼混的時候,他可以操港普,裝得人五人六。”
“至於在工廠,這裡的人都看著他長大,裝大瓣蒜沒屁用~”
其實這是原片的安排,李一白覺得非常合適,不過劇本上沒有標註。
這個問題寧皓倒是馬上回答了,道:“可以!我本來就準備通知您這麼演~”
和寧皓溝通完畢,他馬上和“謝廠長”排練了起來,不出預料,寧皓也開始覺得這點戲太過拖沓,直接刪。
幾位主角排練完畢,在指導完後景演員走位,安排好機位之後,現場正式開拍。
......
李一白不熟練地一瘸一拐的走進工廠,按照設計好的路線往前走,一邊走一邊喊:“爸~爸~”
走路也不是隻走路,他的目光同時在環視四周,找到目標謝廠長,馬上走過去一屁股做到準備中的木臺上,把柺棍放到木臺,熟練地拿起道具準備好的茶杯喝水。
這一段表演無疑非常自然,監視器後面的人都在叫好。
至於對戲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