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白解釋說:“對於老外來說,死後最好的歸宿是去天堂。那你知道,對於天朝人來說,死後最好的歸宿是什麼嗎?”
樽龍完全沒想過這個問題,好奇道:“是什麼?”
李一白一字一句道:“四個大字:名留青史~”
樽龍說:“等等,我不知道這幾個字的意思~”
李一白沒有正面回答,反而緩緩地講了個故事:“一個叫崔杼的人殺死國王,想對外宣稱國王是得病而死。前來記錄的史官就記載:崔杼弒君。崔杼大怒,就把史官殺死了。”
“史官的弟弟繼承哥哥的職位後,同樣記載:崔杼弒君,崔杼又將其殺害。史官更小的弟弟接手哥哥的工作後,依然記載崔杼弒君,又被崔杼殺死。史官最小的弟弟接替哥哥的工作,不懼崔杼的威脅,仍然記載,崔杼弒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崔杼最終放下了屠刀,放了史官最小的弟弟。這時,另一個叫南史氐的史官帶著竹筒趕了過來,小史官問他來幹什麼,南史氏就說,我聽說你們兄弟幾個都被殺了,擔心他們篡改歷史,所以趕過來將事實記錄下來。”
李導的故事講得很精彩,樽龍聽得認真,等李一白講完之後十幾秒,他恍然大悟道:“我懂了,天朝人的信仰,就是讓自己的名字留在歷史書上。”
“孺子可教~”
李一白解釋說:“信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你可以簡單的認為天朝人的信仰就是歷史,我們的社會共識,道德意識,你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
他說到這裡,突然笑了起來:“你等著看,外國有多少講宗教的片子,天朝就會有多少講歷史的片子~”
笑完李一白又有些悲哀。
天朝天然就有一大批喜歡歷史電影和電視劇的影迷,領導們也重視。
不過,這年頭港臺班底地位高,隨著香江和呆灣導演北上,這個題材也差不多被他們做死了。
特別是《赤壁》、《鴻門宴》、《三國之見龍卸甲》這幾部電影播出之後,歷史題材在影迷中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還真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對樽龍來說,二人今天聊天的話題有些過大,他了解到不少之前完全沒有思考過的知識。
到這裡他也完全明白了李一白的意思:
想解決自己內心的迷茫,得到天朝人認同不行,要自己去了解。
而要了解天朝,就要去了解歷史。
沉默一會兒後,樽龍問道:“你這次要拍的是一部歷史劇嗎?”
李一白搖搖頭,又點點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劇,主角是一個失去記憶,穿越回漢朝的現代特種兵。”
他介紹道:“在天朝的歷史中,有三個朝代是特別重要的。秦,漢和唐。唐是唐人街那個唐,漢是漢人的漢......”
接下來,李一白詳細向對方說明了自己的構思。
樽龍不斷點頭,到最後,他對李一白的喜愛已經變成了尊敬,道:“這部戲我接了,我想和你一起拍戲~”
“那好~”李一白覺得這個人比他想象得好接觸,就像是小孩子一樣,只要喜歡的東西,就會特別親近,提醒道,“樽先生,如果你想了解天朝,那就先不要演清代和元代的皇帝,這兩個朝代在歷史中比較特殊~”
“gotit~”樽龍笑了笑,說出一句英文。
送走客人後,李一白心中輕鬆不少,開始思考劇本的事。
工作雖然忙忙碌碌,但李導樂在其中,絲毫感受不到時間流逝。
直到忽然有一天,他接到了劉菲包的電話...
......
喜歡我就想認真做影視請大家收藏:()我就想認真做影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