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皓給《瘋狂的石頭》設定了兩條線吸引觀眾。
第一條線當然是偷玉。
第二條線則是工廠和廠裡幾百號人的走向。
從李一白事後看到的成片對比,第一條線非常精彩,代入感十足,第二條線卻完全沒有引起觀眾的共鳴。
本來如果第二條線夠好,主角包世宏的靈魂黑夜會顯得更加可貴,爆發也會更加精彩。
但實際效果,因為第二條線不夠清晰,包世宏在五十分鐘的情緒低迷完全沒能達到預料效果,觀眾只覺得他在愧疚,為自己的工資和三寶擔心。
卻沒有意識到他同時也萬般後悔:因為玉被盜,幾百號與他朝夕相處的廠裡兄弟姐妹們未來也沒有了著落......
同時,包世宏在九十分鐘處對謝廠長的爆發也顯得鋪墊不夠,如果不是有臺詞輔佐,觀眾甚至覺得他有些莫名其妙:你自己的工資肯定沒問題,工廠是人家謝廠長的,人家愛做什麼做什麼,你突然發這麼大脾氣做什麼?
最嚴重的後果是,因為這條線不夠清晰,電影在九十分鐘後的戲已經缺乏吸引觀眾的點,顯得非常累贅了:玉的歸屬大家已經知道,後面這幾個人物到底什麼結局,我真沒有那麼關心~
聽到李一白詳細說明這些缺點,寧皓就知道李導吃定他,已經把劇本琢磨偷了,馬上露出了懂行人的神色,道:“這劇本之前被我擱置過一段時間,今年找到資金才開始重啟的。到現在也才一年不到,光是想各種人物關係和劇情就費時費力,這條線是有些被忽略了~”
“我自己讀的時候也有這個感覺,總覺得觀眾和工廠的情感共鳴差了那麼點意思~”
寧皓已經完全被李導折服,喝了一口咖啡,有些苦惱道:“被你一說,我越想越覺得劇本還好好好打磨......”
李一白看過成品,知道這條線肯定是提前就想好的,他本來還以為寧皓是因為這條線太過沉重,為了整體喜劇效果刻意鬆了鬆了這條線。
現在看來僅僅是投入的精力不夠,或者說能力不足!
他沉吟道:“要想處理這個問題,其實不麻煩。你的本意是為了體現工廠倒閉導致的幾百人下崗的苦難吧?”
寧皓說起這個,顯然聽過不少故事,嘆了一口氣,唏噓道:“我年紀和您應該差不多,是在九十年代的下崗再就業中成長起來的,這裡面的事情實在有太多心酸又好笑的事情可以講~所以,這部片子有機會,我實在忍不住把這些事情給表達出來。不過,真正編劇的時候,我反而覺得不好寫~”
李一白不可置否,問道:“我記得你是西口人吧?你們那邊情況怎麼樣?”
他沒有具體調查過,不過合理猜想的話,西口是一個煤炭資源省,不論到什麼時候,發電都是必不可少的需求,應該不會太差。
寧皓想了想,答道:“其實我們這邊還算好的,不過這幾年...算了不說了......所以我的故事才忍不住想寫這個問題~”
“嗯......”
李一白想了想,寧皓後來的電影似乎都是這個風格,小人物被大環境所裹挾,有些現實魔幻主義的味道,確實很瘋狂。
看來他受這段時期的影響非常深。
但同時,和同樣西口出身的賈章柯相比,他又不那麼真實,抽身嚴重,不夠感同身受。
他忍不住點破道:“你高估自己了,你雖然經歷過那個時代,卻只是一個過路客,並沒有真正體會到當事人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想寫好這條線,你必須要找一個真正經歷過這事兒的人,山城這個地方這種人不少~有時候一句話,就把酸甜苦辣都揉裡面了。”
“打個比方,比如包世宏吃羊肉串的那個地方,你就可以強調:狗日裡,要不是為了守這塊玉,連個燒烤都捨不得吃,我們勒叫啥子也?叫因禍得福!”
“再比如,二人提到玉的價值,三寶說夠中兩次大獎,包世宏不要只說自己的工資問題,還要說廠裡幾百張嘴就有了糧食。”
“再比如,包世宏說服棒棒的時候,讓棒棒說:老闆你也太不夠格式上檔次)了,讓人辦事,煙都買啷個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