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白這次回來倒不是單獨為了見王竟,而是為了參加“北平電影學院五十五週年校慶”。
此時內地的經濟越來越發達,明星名走穴之風盛行,社會上的各種文藝活動也隨之越辦越多。
自己的學生都已經非常有名了,北平電影學院自然也要辦個活動,大家聚在一起樂呵樂呵。
於是就有了這種活動。
原世界關於校慶,最有意思的事情是關於寧皓的。
他眼巴巴跑回母校參加校慶,結果一到地方,在門口負責的迎賓學生完全沒認出他:你誰啊,是社會外來人士吧~
於是,他被鎖在了校慶大禮堂屋外。
作為全國知名的大導演,遇到這種待遇,簡直就和他電影裡的人物一樣黑色幽默......
幕後工作人員就是這麼慘~
不過,李一白其實是一頭霧水的,他記憶中原世界的電影學院並沒有這場校慶。
可能是校領導哪根筋抽了,反正就來了這麼一下。
到地方就發現了,可能是因為不是整數年,其實這場校慶並不是原世界那樣媒體雲集,傑出校友聚會,反而更像是內部聯歡。
這就能想得通了。
結束了為期半天的活動,李一白才有心思翻出王竟給的紙片,思考《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的問題。
老實說,聽到這部戲,他第一反應是厭煩,準備抽身的。
不過他現在已經開始學會用理性戰勝感性,馬上意識到自己內心這股閃避之意,他馬上直面問題,開始分析自己這種煩悶從何而來。
估計是因為單純的逆反心理:正因為每本書都寫,他對這部電影實在太過熟悉,反而覺得從眾的東西不好。
作為一個實在人,李一白將看小說帶來的厭惡和疲憊感抽出思想後,以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該錯過這部電影。
不僅是因為這部電影是小成本博得大票房的典型,更因為這部電影在內地商業電影影史上的地位。
在國內電影商業化的大浪潮中,寧皓絕對是最能抓住精髓的那批人。
他決定給寧皓打個電話再說。
......
寧皓正在山城中心渝中區的朝天門碼頭,站在江邊瞭望對面的na區。
山城這種城市的獨特魅力,從這個角落望去展露無疑。
因為地處半山腰,他居高臨下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白色外牆和黑漆漆的屋頂,房間靠窗戶的位置還有各家晾的衣服,臘肉,充滿生活氣息。
視線再延伸一點,還可以看到一股奇特的場景,黃色的長江,碧綠色的嘉陵江,正逐漸匯成一條大河,讓人好奇這大河最終會是什麼顏色。
仔細觀察的話,嘉陵江的碧綠僅僅衝出河口不到二十米的位置,就開始如同打翻的顏料盤版互相交織,再經過一小段,就變得渾濁,堆滿泥沙。
至於抬頭,場景更讓人驚訝。
這是一大片,一大片由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森林,樓房們彷彿在互相攀比,“這山更比那山高,那山更比這山強”。
巨大無比的建築,只會讓到過此地的人感覺自己無比渺小。
如果有不死心想望到頂的觀望者,建築們又會直衝天際,如同那定海神針,已經消失在雲霧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