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是民國時期作家林語堂的小說。
時間上和《金粉世家》差不多同一時代。
雖說寫作時間比較接近,但由於那是個特殊的年代,兩者差距非常大。
《金粉世家》這本書是寫給天朝人看的。
寫作時中華大地雖然軍閥橫行,民不聊生,但還沒有遭遇大規模外敵東瀛)入侵,全書整體內容是在諷刺上層軍閥家族的糜爛生活。
至於《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在巴黎旅居時寫作。
林本身常年在外遊學,覺得自己已經足夠了解老外,但老外卻完全不瞭解天朝,於是想翻譯《紅樓夢》,給老外展示一下天朝文學成就。
但仔細一想又覺得年代差距實在太遠,讀者不會有什麼代入感,於是自己準備動筆寫作一本小說。
他本身是為了向西方人人介紹當時東方人的生活,寫作潛在物件也是外國人,所以原文也是用英文寫作。
和《金粉世家》相比,二者的寫作目的上就有本質差別。
《京華煙雲》前半部分上充滿了《紅樓夢》的影子,說他模仿也不為過,描寫的是懸空的“貴族”生活,“木蘭的瑪麗蘇”,為了方便外國人瞭解,在一些細節上也有些不明。
但同時,林語堂也有自己的想法。
因為此時“二戰”已經徹底爆發,震驚世界的“南城大xx”事件也已經發生,進入四十章以後東瀛入侵,這部作品就和《紅樓夢》完全不同了,結構和人物塑造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崩壞。
但同時,因為飽含深情,有生活經驗。
他描寫的懸空生活也開始落地,不管當初多牛逼的幾大家族,在敵人的鐵蹄下,現在要開始為生存考慮,逃往他鄉......
接起地氣兒來~
給人的效果就是更加真實,感統身受。
算是闡釋了那句某些人常常引用的名言:“時代的一粒沙,壓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林語堂這本《京華煙雲》是特意為外國人寫的,也確實受到外國讀者歡迎。
它甚至實現了老王在yy小說《文豪崛起》裡才拿下的成就: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並且不是一次提名,而是兩次!
牛逼~
......
得益於“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殊榮,這部小說自然也會被影視化盯上。
早在1987年,呆灣就拍過一版《京華煙雲》,還請了當時的大明星,也是香江種馬文必不可少的角色趙雅之主演。
效果相當好,收視率非常不錯的效果不說,還拿到了當年金鐘獎最佳電視劇。
現在是2005年。
內地電視劇正在朝著商業化大潮邁進,這部作品已經被港臺拍過,證明起收視影響力,又是大ip,自然要再拍一遍。
內地電視劇嘛,魔改是必不可少的,和《金粉世家》一樣,慘遭毒手,這個播出的版本其實名字應該叫《京華之大女主瑪麗蘇感化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