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外面來了兩個外國人.....好像是來找你的~”
焦作影視城,“一代天驕”區。
剛吃過午飯,正忙著給第一場戲佈景,劇組的執行導演汪若林就找到了李一白,神秘兮兮地告訴他這個訊息。
“外國人?”
李一白和汪若林走到一旁,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自己好端端的拍戲,哪來的鬼子找自己?
不過他馬上反應過來了,問道:“是不是小曰.....子過得還不錯的東瀛人?”
“對,就是小東瀛!”
汪若林馬上就聽出李導想說啥,義憤填膺道:“幹他孃的......搶我們東西!”
啊,這......
隨著《歷史的天空》熱播,現在電視上各路抗戰劇輪番上陣,內地人對東瀛人的態度相對兩年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東瀛”這些詞彙的流行程度增加就是證明......
李一白當然清楚這是因為兩方現在正在經濟戰場上較量,關係變普通不是一般人的事。
不過,瞭解歸瞭解,由於屁股坐在自己人這邊,李導有時候說話還是忍不住帶出點情緒。
這不,汪若林卻對李導改口有些疑惑,問道:“導演,他們人又沒到,你愛說就說唄~”
“話不能亂說,”李一白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大概猜到對方是誰了,折磨著,你讓製片部門先接待一下,我把事情安排好,過來再說。”
還能是誰,《神鵰》的來人唄~
汪若林好像不太願意幹這事,但還是勉強答應道:“行,那我馬上去通知製片組~”
“等等。”李一白見他情緒不好,拉住了汪若林,笑眯眯道,“對人家客氣點,咱這是掙人家刀樂兒,心裡怎麼討厭都沒關係,面上別表現出來~”
“導演,刀樂兒是啥?”汪若林已經習慣李導時不時冒出的新鮮詞彙,但他見到李導一副笑面虎的樣子,還是問了這個問題。
李一白繼續笑道:“刀樂兒就是錢,白花花的銀子見過沒。”
“道具見過~”
汪若林這下聽懂了,笑道:“導演您放心,只要能掙錢,陪點笑也沒啥關係~”
“嗯,再等等......”李一白又起了主意,“帶他們在影視城逛逛,然後去找外景組,找個好看,能代表我們《大秦》這部戲的地方。”
正所謂,有點心機又如何?
汪若林馬上明白了李導的意思:“好,一定給我們這部戲好好宣傳宣傳,咱這部大戲可不能叫他少掏錢~”
李一白心說孺子可教,思考了一陣後,說:“這樣吧,就放在我們現在在拍的這裡!我還可以讓置景組仔細布置佈置。”
“行,那我真走了?”汪若林道。
“你去吧!”
......
李一白把汪若林打發走,專心佈景講戲。
“棟樑拆”那場戲之後,李一白就知道胡哥對“嬴駟”這個角色後期心態上的轉變已經完全上手了。
後續拍攝不出意料,從嬴駟被公子虔啟發決定搬走商鞅開始,到老世族上書嚴懲商鞅,公子虔再勸嬴駟,嬴駟假惺惺順水推舟,最後決定動手覺得殺掉商鞅,都非常順利!
商鞅當然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嬴駟是怎麼想的,只要君主想,臣子有一萬種死法。
不過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底線和目的是什麼:他和嬴渠梁半生都在致力於變法,老世族打著“護法”的旗號殺他,他沒有別的選擇,不可能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