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八月初。
在飛快又緩慢的時光中,《神鵰》在北方已經播出順利,收視和討論聲都在飛漲,而南方地區的播出也要臨近收官。
值此天地良機,自然少不了各家報社喉舌們的身影繼續炒熱度。
靠筆桿子吃飯的影評人一年基本上也就遇上這麼一部全民討論的熱劇,也是挖空了心思,要寫出風采,寫出水平!
在這場媒體盛宴中,有兩位影評人成功取得了讀者,媒體和影評界的關注。
這兩位影評人一前一後,一南一北,一個叫張凌峰,一個叫陳青松,分別在《華西都市報》和《西南都市報》上發文。
李一白的作品,多的不說,投資大,高畫質拍攝,人物眾多,大場面多,在畫面品質上就不只超出時下流行的電視劇一大截。
這兩人也知道這一點,根本沒有在常規方面落腳,分別寫出了自己的特色。
陳青松側重於人物分析和版本對比,他認為《神鵰》在收視和口碑方面的雙豐收一定要歸結於導演李一白。
他詳細分析道:“李一白導演是這兩年才新竄出來的青年導演,但年輕並不意味著他技術不好。實際上這是一位業內最需要的,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勤耕不挫的導演。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年輕導演身上那股傲氣,沒有用輕蔑的目光看向全墉武俠小說。”
“相反,他在低頭探索,尋找小說人物給人帶來的精神力量和震撼,再透過他那嫻熟的拍攝技巧,將這些力量展示給觀眾!”
“這部小說叫《神鵰俠》,《侶》。毫無疑問,楊過是在重中之重,在以往版本中,全墉最為讚賞的是劉德樺版,我想,這主要還是因為對小龍女感情線的處理。可惜的,劉德樺本身和青年楊過的氣質契合度不高,導演也沒有發揮出相應作用。”
“古田樂版楊過,整體氣質非常貼合人物。但是,此版在劇情細節上又做了許多處理,節奏忽快忽慢,部分劇情倉促,導致人物的成長線有所斷裂。而且童年時期讓他直接飾演,讓人過於出戏。”
“05版《神鵰》和前兩版楊過相比,最大的優點在於人物的整體完成度非常高,而且順滑無比。”
“曹駿是影視歷史上最好的少年楊過這點毋庸置疑,在導演的調教下,他平時熒屏上乖巧的氣質消失不見,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市井的油滑以及狡黠。”
“更為關鍵的是,此版並沒有俗套地一進入古墓就開始談戀愛,反而在少年向青年時期的過渡中也展現出了楊過對小龍女的敬重和愛戴。”
“其實楊過和小龍女關係中的不倫戀色彩比大多數影視版本中都要強烈的多,小龍女不僅教楊過武功,還給他做飯補衣,教他讀書寫字,非常像一個母親的角色。”
“李導拍出了這一點,我個人是非常滿意的。”
“同時,進入青年時期。聶沅也表現出了青年楊過身上的敏感頑劣,狡猾叛逆,以及風流放蕩。面對女性他嘴巴不乾不淨,同時行動上又非常貼心。配合上聶沅本身足夠帥氣的外表,這樣一個人物,配得上一見楊過誤終身一話。”
“而在瞭解到郭靖是自己殺父仇人後的熱血衝腦和陰暗,內心激烈的鬥爭,即使沒有用到《鹿鼎記》式的內心小劇場和畫外音,也被處理得很好......”
“.......”
陳青松的《神鵰》影評是連載式的,他每天根據人物的性格複雜或簡單程度,更新一到三個人物的分析量。
把主要人物分析完畢後,陳青松總結道:
“如果是單獨或個別演員把人物的力量展示出來了,那一定是演員的功勞!”
“但如果一部戲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和諧無比,而且每個演員都展現出了人物的力量,讓人發出吶喊,發揮並那一定是導演的功勞!”
“李導在《神鵰俠侶》中已經給我們展示出來了俯首探索的能力,至於戲外,播出期間各種各樣的謾罵和指責,他絲毫沒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