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那股味兒,當然是指衛鞅身上的感覺。
此時衛鞅已經三十多歲,要按照古代的年齡,這個年紀已經不小了。
給丞相公叔痤當門客多年,他還是在蹉跎人生,他心中應該是很渴望一展抱負的。
在李導的設想中,衛鞅此時應該是有些不得志的,因此才可以解釋後來他如此忠於秦君,因為他感謝秦君的知遇之恩,願意以死相報。
這種前期的“不得志”也可以增強觀眾的帶入感,等到觀眾看到他執掌大權,肯定會非常爽。
如果少了這種不得志,代入感就會下降一大截。
不過,何冰的問題不在於身上沒有愁苦,李一白反而覺得他身上的愁苦味實在太重,重到失真,有些像宋慈後期那種面對大環境繁雜的無力迴天。
通俗點說:有點太過,要收著點~
思考了片刻,李一白還是決定叫停,並且走上前去和何冰溝通。
“導演,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何冰迎了上來,很客氣,但同時語氣中也藏不住有幾分煩躁。
這開機的第一場戲,一句臺詞還沒說呢,就被叫停,是個人心情都會不舒服,李導理解他的想法,但還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何冰聽到李一白的解釋,倒是氣消了幾分,他不是戲霸,沒有和導演頂牛的習慣,商量道:“那這麼著,李導,我來演幾種程度,你挑一下。”
嚯~
李一白感嘆不愧是老“人藝”,和胡軍一樣,換著花樣讓你挑,他仔細觀察。
只見何冰眉頭緊皺,兩眼之間的肌肉都擠成了一個“川”字,牙關緊咬,咬唇肌外露,嘴唇半包,突出一個“愁”字。
這種演法肯定不合適,彷彿剛死了親媽,比剛才還嚴肅。
不過李一白也明白這傢伙實在鬧著玩,果然,他很快看到對方鬆開了牙關,面龐慢慢變得柔和,眉宇之間的“川”字也消失。
最後,他停了下來,做了個表情,臉色變也不變,道:“李導,我覺得這種程度比較合適,你看呢?”
李導被他這一手大變活臉逗樂了,停了一會兒觀察他的表情,才道:“好,可以!”
這哥們看起來倒是不難相處,和胡軍一樣是個活寶~
......
“各單位注意!”
“電視劇《大秦帝國》,第二場第一鏡第二次!”
“開機!”
“打板!”
“3,2,1,開始!”
汪若林如願以償當上執行導演,熱情很高,整套程式走得很完整,連說話聲音都格外大。
不過李導沒功夫理他,精神都集中在畫面上。
只見何冰正蹲著觀察士兵屍體,他輕抿嘴唇,從一個士兵的屍體上抽出一根箭矢,仔細檢視後,盯著箭頭上的雜草,眼神突然飄忽了一下,隨後瞳孔突然放大。
之後臉色恢復正常。
再然後又是一緊,隨之看向遠方。
李導非常滿意,這段戲還挺有難度,沒有臺詞,卻要表現出那些情緒。
何冰的眼神飄忽,是在判斷箭頭上是什麼。
瞳孔放大是震驚於秦國人竟然吃著牛馬吃的草在和魏國打仗。
他判斷完畢後,臉色恢復正常。
緊接著又是一緊,實在擔憂魏國會和這樣的軍隊作戰。